![]() |
|
香港主权转移20年来,泛民主派与北京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变得更加复杂。
回顾香港与北京之间的矛盾,始于中国与英国于1982年商谈香港前途问题,当时香港人心浮动,既担心前景不明朗,也害怕失去自由和法治。
1990年,律师李柱铭和教师司徒华(已殁)等人组成了民主同盟,带领港人争取民主。4年后,民主同盟与另一政治组织汇点组成民主党。
1989年北京爆发学运及"六四"天安事件,令更多港人站出来争取民主,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政治组织,比如社会民主联机和公民党等,形成庞大的泛民力量。
在很长的时间里,民主进度一直是泛民与北京之间的矛盾,而泛民为了争取民主,不时走上街头抗争。
但尽管如此,泛民与北京的关系似乎从未决裂过,彼此保持沟通,并曾就民主进度达成重要协议。
政治分析家刘锐绍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在香港主权转移以前,泛民与北京的矛盾可能只是快慢的问题。不过,香港主权转移以后,双方的矛盾逐渐变得复杂,分歧已不只是政改的快慢。
他认为,所以如此,一是北京担心对香港的掌控能力,二是对"两制"的耐性愈来愈低。
同样的,泛民新冒起的年轻力量对争取民主的耐性也是愈来愈低。也因此,大批年轻人参加并主导了2014年底的"占领中环运动",希望藉此逼使北京方面同意在2017年的行政长官(特首)选举推行普选。
在"占中"之前,大陆方面其实已就2017年特首选举模式提出折衷方案,但泛民的年轻力量毫不妥协,最终双方破裂。
当时曾有分析指出,泛民阵营中一些温和派是比较接受大陆方面提出的折衷方案的,但在年轻激进力量掌控整个政治氛围的情况下,传统泛民也无从妥协。
在"占中"之后,泛民阵营中的年轻力量迅速崛起,一改过往传统泛民与北京沟通的立场,我行我素。
这些年轻力量在政治立场上也有别于传统泛民,有人主张本土自决,甚至有人提倡"港独",比如青年新政、本土民主前线等。
有分析指出,传统泛民与年轻本土力量的最大分别,是前者尽管与北京在民主进程上有矛盾,但基本上反对"港独";后者却鼓吹香港与大陆有别,重视本土意识,甚至不认同北京中央的管治。
本土力量的崛起,不但造成泛民内部分歧,也令香港与北京之间的矛盾更趋复杂,从原有的民主改革渗进了分离思潮。
香港前立法会议员、民主党前中委黄成智也认为,当前泛民和北京的矛盾相当复杂;就传统泛民而言,它正处于与北京维系沟通关系和面对激进泛民攻击的十字路口,暂时无法定位。
他认为,传统泛民如民主党其实是有大和解的想法的,只是没有勇气面对激进年轻力量的批评。因此,当前这种复杂的矛盾局面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他预期,传统泛民与激进年轻力量迟早决裂。
在香港日趋复杂的局势中,未来北京当局会否与传统泛民恢复沟通,当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把泛民的激进年轻力量视为眼中钉,全力打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最新密令曝光 |
2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3 | 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主,已经后悔了 |
4 | 等了两天才动手,中南海发生了啥? |
5 | 川普内阁晚宴冲突!他飙骂:一拳打烂你他X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主席万寿无疆! | 解滨 |
2 | 93阅兵 习张只能在细节上暗中 | 胡亥 |
3 | 纪念的号角吹响了,但我们该听 | 万维网友来 |
4 | 总书记可能有恙 | 山货郎 |
5 | 袁藤飞是一个伟大的人 | hare |
6 | 铁打的江山 | 倩影 |
7 | 阅兵了,天安门找一下领导们在 | 五人墓碑記 |
8 | 从九三大阅兵,看中国的未来以 | 天机指南 |
9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 | 中国现代哲 |
10 | 小地方来的人的小心眼 | Huamulan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