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替罪羊?
中国保监会的全称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英语: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CIRC),简称中国保监会、中保监。负责监督管理保险市场。该机构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成立之初是中共国务院直属副部级事业单位,2003年初升格为正部级。
秦伟平说,中国外债高筑,国内经济也不景气,然而银行商会非但没起正面作用,还沦为权贵集团通过金融工具血洗中小股民、保险用户资金的管道。习近平可能希望通过这次清洗来换上自己的人马,并为可能爆发的危机找到替罪羊。对习来说,不管是集权或安排自己的人马在核心位子上都非常有利。
秦伟平说,项俊波能坐上这么重要的金融位子,背后肯定有更高级的政治局委员、常委级人物橕腰。他说:“腐败最厉害、来钱最快的就是金融领域。太子党、二代系统通过各种投资公司上市,包括项俊波任内发保险执照,现在保险公司乱象非常明显,吸收了大量社会资本,保险市场从2014年几千亿规模扩展到2016年底的三万多亿,如果保险市场崩溃,投保民众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状况。”
项俊波被双规后,前证监会主席肖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潘功胜、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和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等即将落马,周小川也遭到调查的消息在海外传出。可见这一轮金融界反腐的高潮还远未到来。
北京消息人士披露潘功胜正被调查之中,是否对其双规,需要王岐山、习近平最后签字拍板。
国家外汇管理局是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副部级国家局,主要负责管理外汇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的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
王岐山是始作俑者
在金融业里,保险业一向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保险业内常用“全行业总资产规模不及交通银行一家”来概括保险业的弱小程度。
与行业状况相对应,保监会亦是一行三会里最弱势的部门。对于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后又任职国有大行农行一把手的项俊波来说,调任保监会主席虽然职级升为正部级,但多少出其意料。
瘦小精干、笑容亲切、说话直率、带着四川口音,成为项俊波留给保险条线记者们的第一印象。
据《财经》报导,被外界评为“性情直爽”的项俊波刚来保监会时,不讳言对自己“被跳槽”的意外。据悉,他到任不久后曾在一次保监会会议上表示,确实没想到自己来保险业,旧时老友同事见到他就半开玩笑地问“怎么去卖保险了”。
该报导还指出,在执掌保监会首年,项俊波对于自己的新职务“到底意难平”,业内一直流传其一直在运作谋求“动一动”,时有传闻他的新去向的各种版本。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给人这种不安于此的印象,除了时有传闻,一个佐证是他到保监会之后,除了带秘书过来,未引入任何旧部,没有安排自己人。这和其主政保监会后期培育“自己势力”的用人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2012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调研上海保险业时的一番讲话,为日后保险业的“火山喷发”垫底了政策基础。当时的背景是中央决策层首次专项调研保险业,相关的背景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王岐山在上海市考察期间指出,要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处理好保险业与百业的关系,强化保险监管,完善宏观审慎、资本充足、准入退出、风险处置等监管制度。
对于高层释放出来的政策信号,颇有行动力的项俊波在两个月之后便召开了被称作“大连会议”的“保险投资改革创新闭门讨论会”,一口气推出主基调是放松管制和拓宽范围的13项保险投资新政(下称“13项新政”),囊括当时所能预期的所有投资工具。
如此高密集、高力度地出台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堪称史无前例,当时诸分析人士评价“超出市场预期”。
随之,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市场化定价机制等三大改革、一系列监管和审批正常的放宽等等,雨后春笋一般,保险行业创新和大松时代绑随之而来。各种产业资本进军保险业,形成上百家排队等候进场的盛况。“中国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大佬,都想要拿到一块保险牌照。”一位接近保监会的人士感嘆。
《财经》的报导指出,在项俊波主政下,以松绑和创新作为监管主基调,对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产品、投资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松绑。也正是这一系列政策松绑,在促成保险业大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一大批兴风作浪的平台系保险公司,日后受到业内外诟病。亦有诸多业内外人士推测,项俊波出事或许与这些政策松绑背后滋生的利益交换和腐败有很大的相关性。不过该说法有待中央纪检部门的官方信息确认。
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保险业阵营出现分化,原本作为市场主导者的“老七家”市场份额节节下降,安邦保险、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等中小公司迅速沖进“千亿保费俱乐部”。
随着扩容潮而来的各路资本中,一些金融大鳄隐身保险业,假“金融支持实业,实业支橕金融”之名,行险企作为融资平台的大梦。资本凶勐,利用关联交易大玩“隐身术”,通过内幕交易、关联方认购、隐形举牌等完成跨界资本狩猎,成了其常用手法。而由其挑起的产业围剿之战,引起产业界的不满和愤怒,亦使2016年下半年以来保险业内外形势急转直下。
《财经》的报导指出,对于这些产业大鳄的种种做法,保监会曾有所警醒,多次敲边鼓。然而,市场可以观察到的是,监管政策常常出现左右摇摆,市场亦随之上下而变。市场上各种跨市场跨领域跨行业的现象层出不穷,以高槓桿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徵的金融风险相互蔓延。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资金运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几家被视为“黑马”的保险公司,在家族化控制之下,屡屡突破监管红线,以高成本的高现价产品扩大保费规模,并进行激进的、高风险的股权投资。这最终引发了高层和市场对于“野蛮人”“金融大鳄”借道保险公司现象的关注。伴随的两个细节是:
细节一:项俊波2011年到任保险业,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从2012年开始,保监会出台了282项政策法规,平均每年56.4项。在他治下,保险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到2016年年底已经达到15万亿人民币的规模。
细节二:项俊波在保监会的这五年,保险行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政策红利期。在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的同时,监管权力寻租、人情执法的问题暗中滋生,各种举报材料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