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以来台湾“绿色力量”和“白色力量”共同主演的两岸大戏随着2017“双城论坛”的落幕看似暂时告一段落,从台南市长赖清德的“亲中爱台”到台北市长柯文哲去上海的“两岸一家亲”,对于亲绿人士屡屡在两岸上放话,大陆两岸观察者基本是看在眼里,联想(或冷笑)在心里。
可惜,这番评论是全然的“台湾式思维”,根本没有了解中国大陆的特殊体制及大陆政府的“性格”。不管是蓝是绿、还是绿营内部各派系,对没有多党选举考虑的大陆政府而言,从来都是“内部游戏”,大陆在两岸政策上,看得比这些更远。
当大陆海协会长陈德铭说出“对蔡政府不抱任何期望,nothing”时,就已经态度明确──大陆社会普遍认定民进党是“一边一国”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两岸的实力对比悬殊,大陆政府在考虑内外部压力后,往后很可能会继续依自己的规划来“片面决定”台湾议题。
至于两岸议题上,什么是大陆政府会真正顾虑的?
很抱歉,不会是台湾那些“茶杯内的小斗争”。部分台湾媒体推测的“北京等待民进党内斗、坐收渔翁之利”,一是不了解大陆政府脾气,二是还在用台湾蓝绿斗争思维来考虑台湾外部的世界。
台湾在猜测大陆政府的下一步动作时,有几个点需要考虑到。
第一,台湾媒体上报道的“大陆对赖清德亲中爱台的种种动机揣测”许多时候都是大陆两岸媒体人各自琢磨的一点意见,真正能对台湾议题定调的决策高层或许会参考一下,当作了解台湾民情的工具。但真正到决定政策层面,考虑的不会是台湾蓝绿如何如何、赖清德如何如何,而是台湾整体经济社会情况、大陆内部对台湾的评估、以及整体国际局势等等。
大陆政府乃至于社会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也没有多党竞选的经验,所以对于台湾可以因为政党轮替,不论好坏、就推翻前朝定下的政策往往“可以理解,但不以为然”,尤其是在外交、两岸等涉及外部事务的议题。
因此,北京政府不会管台湾蓝绿斗争得如何激烈、民进党内部到底是分裂还是团结,这些不过是“参考”,但上升不到影响决策的高度。
第二,北京政府对台湾各政党乃至于整体民情,未必多了解、但不会不了解、更不会好傻好天真地“等民进党改变”。“两岸的未来端看大陆自身的发展”这句话早就是大陆学者对两岸的普遍共识。
中国大陆在短短三十年就让数亿人民脱贫并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世界上无人能否认的成绩,这也会造成大陆政府和社会将“实力至上”奉为准则。民进党内部若真的出现矛盾分裂,看戏、嘲讽的心态多少会有,但大陆政府的主要思维模式一直是“等我足够强,美国就更难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而不是“等台湾政府内斗了,我们就有机会了”。
正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最后的那句警世名言──落后就要挨打,若是自身不强,寄希望在任何人身上都没用,这样的想法也套用在大陆对两岸政策的思维上。
台湾政府在考虑两岸议题时,需要多考虑各种现实问题、少一点“蓝绿思维”,才能正确判断大陆政府的下一步。 (林犀 撰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3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4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5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6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7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8 | 默克尔罕见发声 |
9 | 乌战战场重要变化 发言人证实 |
10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