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哥伦比亚硕士在上海买不起房和车,读书无用论再次被提起,你怎么看?
不过,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上海不比纽约竞争程度低,如果在纽约无法立足,回到上海也并不能保证你拥有一切。我在纽约工作过两年,其实上海的中产生活压力是要大于纽约的,尤其涉及到房和车还有婚姻。
这个社会不会在乎任何人的脸面,只在乎你的价值。如果你是个自认为还不错木匠,但在铁匠作坊,那么你不能创造价值,没有人会在乎你做木匠的尊严的。
那为什么还要读书?美国人也是这样问自己啊。搞什么间隔年,勤工俭学。就是想明白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很多人读书,也是为了理想吧,为了自己的爱好。想挣钱的当然都是学那种理工科,律师医生啊。一般美国人读完本科就够够的了。我认识的白人们都是毕业了租很久房子。一般大城市,纽约,旧金山什么的,基本没有听说毕业生就能买房的。大都要三十多,四十多才也许有希望在大都会买房子。我认识几个四十多岁从纽约拖家带口搬来达拉斯的同事,也是做it,他们的感慨就是,没有想到这辈子还可以买得起房子。就跟他们一样,很多人最后,还不一样就搬去一个小一点的城市,生活便宜点,工资低点,那可以买个大点的房子,这样平淡过一生。
所以非要觉得一线城市才是生活,本来就不是正常现象。读书的用处,是让个人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升,让自己去见识那些没有见过的世面。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投资。是投资,自然就有风险。而且投资,也是要看短期回报率和长期回报率。所以美国人说要读大学,理性的,个人和网站,都会列出投资回报率。分析利弊,并不是非名校不上。名校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赌博,因为学费贵,也不一定能保证你高收入。所以很多美国人就算能上私立名校,最后没钱,选择一个州内公立大学,省下学费的人,也很多。而且最后生活工作也不见得就差到哪里。
名校对于一个人,是认识朋友的高度,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抗压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培养一个人持续前进的能力。给你一个能找到一份不错工作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最后很有钱,这并不能保证的。
就像美国宪法说的,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这只是给你一个追求的权利,并没有任何人说保证你会有幸福。不然美国就不会有流浪汉,不会有人自杀了。但生活就是,你不追求,那能幸福就真的只能靠运气了吧。但是全世界那么多人,有几个能生在富人家,有几个人能房子拆了值上千万。那没有这些运气的时候,只能是靠提升自己的能力,希望可以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他将接总书记 总理是他 |
2 | 快讯:中国等13国发表联合声明 |
3 | 超神简历疯传!著名科学家颜宁亲自发声 |
4 | 川普再下令:征收100%关税! |
5 | 这些食物被叫“毁肾王” 千万别乱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