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以柔克刚!他竟然是强悍习近平的解药

www.creaders.net | 2017-11-07 10:52:21  英国广播公司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国际政治中,“软实力”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但在国内政治领域,“实力”的竞赛仍然由强人政治主导——因此,谈吐、性情温和的学者王沪宁,在中共十九大获擢升至中共最高权力的政治局常委会,令外界大为惊讶,也揭示了当代中国以至国际政治的新​​洞见。

  青少年时期

  王沪宁祖上可追溯至山东省、即孔子的故乡。王于1955年生于上海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并在上海度过了他的成长时代。王沪宁是个安静、内向的孩子,对阅读兴趣浓厚。在1966至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书籍被禁,王则透过他在上海永强中学的老师,获得阅读禁书、包括西方文学经典的机会。

  1978年,王沪宁是参与首届高考复考的一名考生,以极佳成绩取得大学入学资格。他的成綪非常好,好到毋须入读本科,获名校复旦大学直接录取为国际政治硕士生。师从马克思《资本论》权威、教授陈其人。王的硕士论文题为《从布丹到马利坦:论西方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发展》,追溯西方主权概念的演化。

  校内明星

  取得硕士学位后,王沪宁成为复旦大学一名学者,以其突出表现,很快就成为教授。他不只是一个广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个多产的研究者,在学术期刊以及一般媒体大量发表政治科学及哲学论述,并于1980年代末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并写成书名看似矛盾的《美国反对美国》,详尽评述美国社会的种种矛盾面貌。

  当时,年仅30多岁的王沪宁,已先后成为国际政治系系主任及法学院院长,在当时仍阶级森严、以年纪及经验为升迁首要考虑的中国学术界,可谓一项成就。

  不止于学者

  在学术生涯的高锋,王沪宁同时领导复旦辩论队,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赢得一系列国际辩论赛事。这些比赛获国内电视播出,收看人数上百万计,亦令王本已十分可观的名声再下一城,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上最为值得注意的知识份子之一。

  王沪宁的名声不断提升,他倾向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主张(这套学说被称为“新威权主义”,但王沪宁不认同这个标签),亦获得上海主要领导人的青睐,当中包括曾庆红及吴邦国。他们将王沪宁介绍给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

学者出身的王沪宁,很清楚何时该掩盖自己的锋芒。

  致胜一步

  起初王沪宁并不愿意离开学术界,但最终于1995年被说服,加入江泽民政府,当时他40岁。王沪宁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做起,在第一次开会前,江泽民已经听过不少关于王的事,更已经读过王的著作。据报,在江泽民及王沪宁第一次见面时,江泽民向王开玩笑说:“如果你再不来北京,这一帮人(指上海帮人如曾庆红及吴邦国)就要与我闹翻了。”然后江泽民还引述了王沪宁著作中的论点,王沪宁感觉很惊喜。

  中国媒体亦乐于报道,江泽民对王沪宁的学识多么欣赏。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江泽民就在晚宴上赞扬王的学术能力,克林顿为了不落下风,以美国政治科学家亨庭顿的学术成就来回应。

  中南海生存之道

  进入政界后,王沪宁的学术能力的确派上用场。加入政府不久,他就成为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再于2002年成为中央委员。在江泽民交捧给胡锦涛后,王沪宁继续服务新一届政府,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往权力中心再踏一步。到习近平掌权, 王沪宁亦没有像一般政权易手的惯例那样被撤换,不只留了下来,更获进一步晋升,不久就加入中共权力最核心的中央政治局,成为25名委员之一。在今年的十九大上,王沪宁终于踏入中共最高层,成为习近平属下权力最高的六人之一。这应该超出了他22年前进入政府时的预想。

  王沪宁的平步青云,不能简单地透过罗列他历年来的逐步升迁去理解。他的影响力是不着迹但无所不在,利用自己的理念及其说服力,而不是强人政治中常见的强硬态度。他被称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中国梦”意识形态的幕后军师。

  两大成功要素

  在王沪宁持续上升的政治事业生涯中,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他的政治生涯成功有体制的因素,与中国当前制度及政治现实息息相关。三名领导人均重用王,显示当代中国面对问题,不只是技术官员可以处理,同时也关乎理论与意识形态。王沪宁对三朝领导人在理论建设上的贡献,体现出当今中国体制面对的宪制问题挑战:如何在不影响国家基本安全及稳定的前提下,寻找管治合法性以及中国未来方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王沪宁的个人特质。主要提供理念的王沪宁,在步入政治之前是一名甚有成就的学者。重点是他提供的理念,往往符合现今政府的需要,包括强调中央集权领导,以中央政府为先。王沪宁作为知识份子是敏锐的,但作为一名官僚及政客,他则十分低调、精于世故,很清楚何时克制自己、掩藏自己的锋芒,与此同时,退居幕后为他的政治领袖出谋献策。虽然近年他已经被推上前台,时时在国家电视台上与大佬们一同现身,但他几乎从未公开以自己的身份发言。事实上,在1995年加入政府后,王沪宁就再没用自己的名义发表文章,亦与之前的熟人保持距离。

  以柔制刚

  王沪宁的行事风格,不只与他的上司及家乡的同行们大为不同,更与特朗普、普京等人所象征、近年主导国际政治的强人风格有天壤之别。

  王沪宁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一直保持低调,这无疑是他能够在官场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

  王沪宁的作风,恰如中国古代“上善若水”的智慧,无论铁石如何强横,水都能将其征服。这样看来,王沪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强人政治的一剂药方。

  思想高于物质

  如果说,王沪宁的崛起印证了理念的重要性,它同时也是对人文及通识学科学生的鼓舞。王沪宁以政治枓学、哲学学者之姿进入权力最高层,在近年中国高层政治由科学、工程背景者主导的画面中,增添了有趣的转折。在现今奉实用主义为尊的中国社会,觅得高薪工作致富是头等大事,哲学、文学被视为无用的学科,王沪宁或可以成为哲学及文学学生的鼓励。

  王沪宁不介意隐身在幕后的特质,最终协助他登上最高权力的舞台。当下的考验,是王沪宁现在如何在刺眼的阳光下生存发展下去。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2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3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4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5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