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什么危机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命门?

www.creaders.net | 2017-12-02 13:49:43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林孟编译报道:美国《彭博评论》发表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的文章说,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一致认为,中国需要改革。“世界银行”的《中国2030》报告认为,中国领导人应当加强市场作用,宽松法律,强化金融及其他机构控制经济的作用。他们的行动清单——开放贸易及投资、开放人民币汇率、放松资本管制,现在实际上成了信条。

这种改革对解决中国最大的问题——债务至关重要。目前中国的债务已经从2008年占GDP的162%,猛增到占GDP的260%。债务增长的速度和信贷扩张的规模,引发通常谨言慎行的人物,如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对金融危机的担忧。他们希望改革将促进生产,使中国在危机来临之前,足以摆脱债务负担。但这个逻辑有两方面的缺陷。

第一,中国不太可能遭遇经济危机,因为政府完全有能力随意重组银行业的债务。真正的威胁是,太沉重的债务将动摇未来的偿债能力,使债务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这个过程即大家熟知的“财务危机”,在金融理论中很容易理解,但许多经济学家仍然不太熟悉。

但不幸这是过去两个世纪中,数十个过度负债国家已经证实的历史。这些国家的决策者承诺实施自由化改革,企图使国家卸下债务包袱,但无一成功。任何过度负债国家,除非强制把部分债务指派给一个或另一个经济部门,都不可能摆脱债务。

有许多途径可以做到这点。1919年后,德国的债务膨胀,将债务成本转嫁给退休金领取者和其他固定收入者。1990年代,墨西哥以折扣方式重组了债务,将债务成本转嫁给债权人。十年前,中国通过实际负利率,把债务成本转嫁给家庭存户。

中国经济如果想重新获得可持续的增长,必须减债。唯一稳健的方法是,第一,迫使地方政府清理资产,将部分收益用来偿债;第二,让中国摆脱对过度投资的依赖,将财富从地方政府转移给千家万户,使他们有更大的消费能力。

不论哪种减债方法,都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必要条件。即使那些避过了金融危机的国家,也不得不以“失去的十年”的低增长形式减债。最著名的例子像1967年后“失去”二十年的苏联;1990年代后“失去”二十年的日本。他们的GDP占全球的份额,在“失去”的年代萎缩了60-70%。这当然不是应对危机的可取之选。

第二,正统的改革含蓄地假定,由于行业和投资者企图把资源投入高生产率领域,他们受到低储蓄率和制度扭曲的制约。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开放金融,加强资本流动,开放市场,的确会提高生产率。

但在极度失衡的经济体和无力偿债的金融体系中,这种假设并不成立。中国的金融业受投机性投资和资本逃亡左右,同时严重的国家干预扭曲了公司的管理,并使无力偿债的僵尸企业得以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开放金融业只会进一步助长扭曲,使投资配置更形恶化。如前所述,中国之所以恰好避过了一场金融危机,是由于其银行体系是封闭的,规管者可以随意重组债务。解除对资本流的控制,无异于剥夺了政府对抗金融危机所需的武器。

北京领导人与其撤除保护中国免遭金融危机的控制手段,不如正面对抗债务危机,并设法开始减债。只有来自最高层的有力行动,才能克服强大利益集团的阻碍,重新分配地方政府的财富。理论上,有更多自由的中国或许令人期望。但如果饱受控制的中国不能解决债务问题,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