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借古喻今?明朝清退低端人口险酿民变

www.creaders.net | 2018-02-20 15:14:00  东方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北京去年底清退“低端人口”引发争议。事隔约三个月后,有内地历史学者撰文指,早在明清时期,已有不少外地流动人口因北京物价稳定,纷纷涌入北京定居谋生。而明朝着名宦官刘瑾曾下令驱逐外来流动人口,更“差点激起民变”。这篇文章刊出后,就被指有借古喻今的意思。

  专门研究明清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员徐美洁,撰写题为《游食在明代京城》的专栏文章指出,明清时期北京的外来流动人口多为破产农民、手工艺人、服务业者,或依托僧、道谋食的人。这些人被称为“游食者”、“游食人”,多半游走于社会边缘、被人看不起,且面临着时时被驱赶的命运。

  文章指,北京在明清时期已是中国首都,生活机能便捷,且受政策控制,物价稳定。不过,在古代每当遇到运河淤积、地方灾荒,粮价必受影响。京城平抑的粮价在粮食丰足时,不会有问题;但遇上粮食歉收,资源不够时,当局便会透过驱逐外来人口,减低资源压力。

  文章引述清代《四库全书》史部《弇山堂别集》记载,明朝太监刘瑾在正德3年曾发动一次驱逐“游食”运动,更差点激起民变。《弇山堂别集》原文记载,刘瑾当时下令“市井游食无业之人,如酒保、磨工、鬻水者,皆逐之四出。千馀人集于城外东郊,持白挺劫人,声言自分必死,欲甘心刺瑾。瑾惧,乃复之。”这显示,刘瑾的京城整治运动以失败告终,刘瑾不再驱逐,事件被史学家记了一笔。

  资料显示,刘瑾6岁时被太监伯父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宦官,曾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被称“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其家中被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及大量珍宝,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