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党媒近日表示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不过,日媒称,大豆问题或将中国农民以及普通民众拉入困境。
不过,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0日报道称,中国菜肴在烹制时必不可少要用到食用油,而中国食用油的大部分原料取自美国和巴西大豆。此外,中国的鸡和猪的饲料也主要由豆粕(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制作而成。
因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对抗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美国大豆发动加征关税惩罚,将导致中国国内饮食价格的上涨,会将中国农民以及普通民众拉入困境。
报道称,可能导致中美两国两败俱伤的贸易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习近平不小心向特朗普暴露了暗自隐藏的“鹰爪”。
习近平2017年10月在中共十九大上表示,“要将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15年,由2050年提前至2035年”。这番话表明中国要在2035年实现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复兴目标,这也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根源所在。
中国领导人在提出“提前15年”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会成为日后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可以说正是这番话将中国一直暗自隐藏的“鹰爪”曝光在世人面前。
此外,“提前15年”这一计划向世界传播的时机也很糟糕。2017年11月,中美首脑在北京会晤,习近平当时与特朗普约定将签署2,500亿美元的巨额协议以削减对美贸易黑字,但是这之后对美贸易黑字不降反升。
另一方面,2017年正值美国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陷入困境,急需中国的配合之时。但是,2018年6月美朝首脑成功举行会谈,美朝关系一举逆转,这让特朗普决定集中精力打压中国。
从中国一方来看,食材价格上涨将招致民众不满,民众极有可能将这种不满发泄在驻华美企身上。中国政府为应对紧急事态,对内限制媒体过度渲染中美贸易战的报道,对外也可能暂时收起“亮鹰爪”的姿态。
英国路透社6月25日曾报道称,外交及中国国家媒体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开始淡化“中国制造2025”。这项中国政府支持的产业政策在西方引起不安,是华盛顿抱怨中国科技雄心的核心问题。
外交人士表示,“面对大力宣传带来的压力,中国显然已开始作出调整。” 对于“中国制造2025”,该外交人士表示,“他们不会停止这项计划,不过他们谈论的方式在发生改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2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3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4 | 终极对决!解雇鲍威尔,川普提交紧急请愿书 |
5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