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人民日报罕见画面 习总神隐暗藏三大玄机

www.creaders.net | 2018-07-12 17:56:22  香港经济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梁家河热潮"席捲全国、引发一波议论之际,党媒《人民日报》前天(9日)出版的报纸出现罕有画面--头版所有标题均未见习近平的名字,这被指是许久未见。有论者把这一现象,解读为内地政治风向隐然出现转变。

  内地社交媒体昨天疯传帖子,配图为7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的截图,文字则是"五年来,第一次只字不提『习近平』的人日第一版"。

  多年来 习不"缺席"人民日报头版标题

  要说明的是根据惯例,党媒《人民日报》头四版的内容,都是代表中央最高层立场和观点,其中头版更是重中之重。而自习近平主政后,许多年来的头版总会有一条以或以上的大题提点名"习近平",凸显习的重要地位。

  但前天的《人民日报》报眉下头条大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余下各篇文章的题目都没点名"习近平"。这是否如网民所言"五年未见"有待核实,但至少是许久没出现这情况。

  尽管《人民日报》翌日(10日)头版的标题,重现了习的名字,但9日这一天的"异象"也引起与人们的注目。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十九大以来,党媒乃至建制内的媒体,无间断地把习近平的名字置于当眼之处,社会也捲起追捧习的风潮。

  习名字不见了 与"习热潮"形成强对比

  最近的是官方对习近平文革时的下乡地陕西梁家河,展开铺天盖地宣传,大肆宣捍"梁家河精神",长春更出现"习语录"地铁列车--把十九大精神及习讲话精句,贴在车厢所有空间。而高校则掀起研究"习思想"风潮。

  在这股"习热潮"下,习名字如今却一度消失于《人民日报》头版题目,再加上日前网传中央下令地方不得挂习画象,外界因此纷纷揣测,被一些论者形容为"个人崇拜"的"习热潮",是否要有所降温。

  继续为"习热潮"加温 不利建设开放形象

  这些传闻及揣测是否正确、抑或纯粹"想多了",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不能否认的是,"习热潮"倘若继续保持高温,对国家应对当前外部、内部环境俱有不利,主要体现3点:

  1、国家要以加大开放、捍卫自由贸易抗衡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但"习热潮"却被外界解读为"个人崇拜"、甚至曲解为"文革重临",这与国家推动改革开放格格不入。

  2、国家要重拾韬光养晦,应对西方遏制中国发展;然而,提倡"中国梦"与"民族伟大复兴"的习近平,已被视为中国民族主义的象征符号;此刻如过度吹捧习,或会被外部视为鼓吹民族主义,与韬光养晦思路不吻合。

  3、中美贸易战有可能令国内矛盾--诸如就业及收入等,在短期内集中浮现,如现在持续地、过度地把领导人置于台前、并塑造成全能领袖,有可能让一些社会不满情绪投射在领导人身人,这不利管治。

  事实上,时代不断改变,已开的大门关不了,在开放和走向多元的时代洪流下,重拾单元的"领袖热潮",会否有反效果?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