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华文化5000年,历代使用文字变化大,出现如瓛、赑、曌、骉、翳、禤、翾等异体字、生僻字,有些字连中文系学生都念不出来,却被大陆家长青睐,成为新生儿的名字,看似特别,却因大陆官方电脑系统使用的字体、字库,无法显示,导致需要身分认证时出问题。
大陆其它公、私机构,如教育、银行、铁路、航空公司、房产等部门并没有类似的专用字库,无法共用这些生僻字,如果在生活中以生僻字或异体作为姓名,会面临许多麻烦事,尤其是目前大陆官方全面推动"网上办事大厅",透过网路实名、实人认证系统申办官方事务、法律事项,如果民众姓名中有无法显示的生僻字,就必须亲自前往各机关办理。
差点因名字赔掉定金
广州24岁梁姓女子就是"受害者",父母为她取的名字中有个"瓅"字(音同利),一般与"玓"(音同琢)字共用,在《史记》中,"玓瓅"指的是明珠的光泽,蕴含"掌上明珠"之意,原本是件美事,但在大陆官方单位的电脑字库中,并没有"瓅"字,她的高考(大学联考)准考证打不出完整名字,只能请校长签字,带户口名簿才能进考场;念大学时也差点因名字问题领不到奖学金。
入社会后,梁女更是麻烦不断,买房、车时,因名字打不出来,无法申请银行贷款,险些违约、赔掉定金,最后房子贷款用拼音才勉强过关,车子是改用老公名字贷款。
特殊名成嘲笑对象
北京有位邵先生也是因为名字里有"瓛"字,从社保卡、银行存折、火车票到驾照都打不出全名,平时不能网购电影票,春运抢票也得亲到火车站排队,非常麻烦。
除了生活不便,生僻字的姓名,也会间接阻碍人际关系,有网友表示,有位同学叫"马騳骉(音同读飙)",同学都叫他"喂!"或"马五"、"马六",老师点名时直接说"万马奔腾来了没?"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