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回归22年 中国还需香港吗?美媒:短期难被取代

www.creaders.net | 2019-07-01 10:54:32  香港01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上周六(22日)就香港(专题)近日发生的“逃犯条例”争议分析报道,指香港主权移交至今22年,香港一直担任中国对外的国际金融中心桥梁。今后这特殊地位短期内亦难以被取代。

  分析指出,“逃犯条例”的争议变得激烈,动荡加剧了香港企业及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法治和言论自由受到威胁的担忧连日示威亦引发了中国看待香港的新问题:北京仍是否继续需要香港这个城市?如果是的话,它会否可导致投资者及商人撤走的抗争让步?

  特殊位置难以取代

  从某些数字看来,对比于1997年年回归初期,香港在中国的重要性似乎已大不如前。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香港占中国经济GDP的比例由当年的约20%,降至今天的只有约3%。这与上海及深圳等城市发展,中国经济正逐步增长不无关系。

  过去数年有声音上海将取代香港成为中国最大金融城市,但这预测至今未能实现。原因中国在经济及金融发展设施及环境上,仍与香港有一段距离。

  香港过去一直作为中国对外的桥梁,在2014年及2016年,香港分别协助上海及深圳的股票市场与世界建立联系,允许国际投资者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在中国市场买卖股票,香港在开放中国市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撰写这篇分析的的Sherisse Phamq指出,中国现在在国际舞台上声誉不是最好。中国被指违反国际市场自由规则,盗取知识产权等等,均限制了外国企业直接进入中国市场意欲。

  阿里巴巴在5月表示2019下半年将来港第二上市,CNN引述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表示,阿里巴巴不往深圳或上海而选择香港:"理由不言而喻",直指香港作为中国对外的国际金融中心桥梁的特殊地位,短期内难以被取代。

  惟长远而言香港仍有忧虑,美国甘迺迪政府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研究员科尔(Philippe Le Corre)对中国的大湾区倡仪并不乐观。科尔表示大湾区会冲淡香港的特殊地位,而对反对者来说,中国政府以桥梁和道路连接城市,是北京强行同化香港和施加控制的一种方式。科尔称这是香港的一种"慢性死亡"。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