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题为《何为民主的真正意义》 的评论写道:"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反对派和一些激进分子提出了五项诉求,而终极诉求就是实行'双普选'。但实际上,他们想要的不是稳健的民主,而是激进的民主;不是造福香港的民主,而是为一己私利的民主;不是中央主权之下地方行政区域的民主,而是回避中央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的民主。"评论称,示威者的诉求"不仅与民主的真谛格格不入,更触碰到了'三条底线'。" 按照北京的说法,所谓"三条底线"就是"绝对不能允许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绝对不能允许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绝对不能允许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
九月三日,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杨光就已明确表示:"香港的普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它必须符合香港的政治地位"。""他们(反对派)想要的普选制度,就是要超出《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能够选出一个可以代表他们立场、可以不对中央政府负责的行政长官,从而为他们夺取香港的最高管治权铺平道路,"他还这样表示。"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打错了算盘。"
北京官方口吻日趋强硬的同时,香港示威者周末也再度打出"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的横幅,以示他们坚持到底的决心。《基本法》中虽明确规定"双普选"是"最终目的",但在如何以及何时实现这一最终目标方面则语焉不详,这也就为日后旷日持久的争论和危机埋下了伏笔。香港政治学家郑宇硕对德国之声表示:"香港人要求直接选举行政长官和立法议员是理所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是基本的人权。而近三个月送中条例引发的争执更使香港人认识到,他们必须有一个由港人选举、对港人负责的行政长官, 而一个只会听命于北京的行政长官是不会保护香港人利益的。这也是这场危机给香港人最大的教训。"
主权回归22年以来,香港一直在实行着一套较为复杂的选举方式。比如现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由来自不同界别的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立法会议员选举半数席位为一般选民选举直接选举产生,另外一半席位称作"功能组别"的代表。郑宇硕表示,在香港实现普选的问题上,中央政府一直在采取拖字诀,声称"条件成熟"时方可实现双普选,但却拒绝说明何为"成熟条件"。郑宇硕认为,香港是一个发达的国际大都会,以条件不成熟为借口拒绝普选,显然很难让港人信服。
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之后,围绕实现民主和直接选举的争论就从未平息过,而中央政府和香港民主派在此问题的分歧也日趋明显,那么,双方在普选问题上还存在调和的可能性吗?郑宇硕教授对此并不乐观。他说:"即便是香港民主运动的成员也都清楚,北京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给港人民主权利的。但香港人的一个基本感受是,我现在还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明天可能连这种机会都没有了。这就是目前大家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