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面临许多问题,包括沉重的债务、迅速老龄化的人口以及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日益增长的敌意,然而该国充满活力和创业精神的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令人乐观的理由。
对中国而言,确保技术领先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最近的研究凸现出,近年来这种增长动力变得多么重要,以及保持这种势头对中国的前景多么关键。
技术创新对所有经济体都至关重要,但中国高生产率的IT行业的命运对中国格外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未能进行许多关键改革,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意识形态原因,而这些改革可以提高经济其它领域的生产率,从而保持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是否实施重大利率改革仍悬而未决。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之前的目标是收缩低效的国有部门,现在则主要是为了支持此类企业。此外,对影子银行业的整顿打击了私营部门融资,而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替代途径。
许多民营企业正遭受冲击,它们此前曾是推动中国增长的真正引擎。但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公司是例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类公司的增长符合痴迷于监控的北京方面的政治目标。
中国IT行业如此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该行业可能有助解决中国面临的另外两个大问题:劳动力减少和高回报投资机会减少。
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巨额储蓄可以在哪里进行有效投资。就收入水平而言,中国已经拥有了堪称典范的基础设施和大量公寓楼。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去年估计,2014年中国人均资本存量已经是1977年台湾人均资本存量的三倍左右,当时台湾的收入水平与大陆2014年水平相当。
IT行业提供了一个可解决部分问题的不错方案:在众多机器人、计算能力和网络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以更好的利用较稀缺的劳动力。世界银行(World Bank) 2016年一项研究发现,中国近80%的就业易受自动化影响。中国迫切需要找到方法在未来几年更有效地利用不断减少的劳动力,还需要想办法利用好其巨额储蓄,而不是到处修建桥梁。数字经济可以同时应对这两个问题。
IMF的张龙梅和Sally Chen进行的一项分析发现,过去十年数字技术对中国整体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已相当可观。根据他们的测算,若无数字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包括传统行业通过升级融入IT,以及IT行业自身的增长,那么中国将难以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维持超过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中国经济模式的持续成功非常依赖于其创新能力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BABA)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 简称:腾讯)等科技巨头的健康发展。外界可从中获得的一点启示是,北京方面不太可能在其以IT为重心的产业政策上做出太多让步,即使这个政策的一些方面适得其反。除非中国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缓解对安全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担忧,且美国可以勉强接受中国的技术行业崛起,否则与美国的进一步冲突似乎不可避免。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