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2020年台湾选举里最美的“前总统”

www.creaders.net | 2020-01-16 15:52:34  FT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月11日的台湾大选在毫无悬念的预估中落下了帷幕。各种局势的张力、各政党候选人的形象与辩论思路,似乎令这场选举在此之前就已尘埃落定。这也是连续八年以来,自己第一次没有随海外学人观摩团专程赴台观摩选举。于我而言,似乎一个具备复杂情感的时代高潮已经落幕。

  出乎意料的是,就在蔡英文与支持民众们宣布胜利的不眠之夜,自己却被社交媒体中一张广泛流传的照片所深深触动:照片里的主人公不是大获全胜的女领导人,不是惨败中被指责甚至嘲笑的韩国瑜先生,甚至也不是我心目中堂吉诃德式的独特政治人物宋楚瑜先生。这张照片可以说是没有主角、没有聚焦点、也没有气氛烘托的“三无”照片。只有当我们在甚至有些纷乱的投票长队中仔细辨认,才会发现默默地等待投票的“前总统”马英九先生。他身着普通的蓝色夹克,看起来毫不显眼,四周也看不到任何保镖或随从。转发这张照片的朋友附带说明:“前总统排队31分钟,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投票。”

  如若不是大家的评论与提醒,人们或许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曾是一位在镁光灯下熠熠生辉的“前总统”先生,何况其自身原本颇具明星之风。自上世纪90年代马英九先生正式迈入政坛、成为公众人物之后,台湾曾刮起一阵“小马哥”旋风。笔者2004年首次随海外大陆学人观摩团拜访台湾时,其中一程是台北市政府。记得当时就连组织该活动的台湾中国青年团结会的工作人员也异常兴奋与激动,期待亲眼见到这位史上以最高票数当选台北市长的万人迷“小马哥”。

  在当天座谈兼午餐会中,马英九先生结束公务之后匆匆赶到;未见其人,先闻齐声。在走廊里传来一阵温和沉稳的标准国语腔后,与会人员们纷纷站起来与其相互致意。头一天观摩团曾与国民党党部座谈。或许是接连两次的竞选失利刺痛了国民党作为百年大党的骄傲情感,当团员们在讨论中敏锐地觉察到:国民党作为百年大党,予人印象比较保守,或存在不可避免的组织官僚化、气氛陈腐化、路线精英化等问题,或许难以有效吸引年轻选民、下层人士与原住民等支持。面对这些切实的观察与开诚布公的辨析,时任国民党发言人却傲慢而情绪化地回应说:国民党之得失成败,并不需要大陆海外学人的指点。

  研讨会的气氛变得如此尴尬,惊愕之余,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受到学人尊严乃至同胞情感都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挫折与伤害。反而是随后访谈民进党总部时,陈水扁总统的女发言人态度真诚,一方面毫不隐讳地坦承自己祖上广东、福建的客家人血统,一方面阐述这些年来反抗国民党部分专制政策的事实与思路。说到动情处,不仅其自己红了眼圈,也令我们这些在场座谈人士不由得低头唏嘘。毕竟民主自由才是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才是我们都能感受、也愿时刻保有的生活价值。有了这番经历与对比,大家特别希望国民党能推出小马哥这位清廉、 清新的候选人,以改变国民党傲慢、保守的家长制百年老党形象。因此,拜访台北市政厅时,大家对于能亲眼见到小马哥充满了兴奋与期待。

  午宴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轻松气氛之中进行。出于礼节,不知何时马先生换位过来,正好坐在了我的旁边。当得知我是来自韩国、研读德意志语言文学与汉学的年轻学人之后,立即温和而坚定地鼓励说:“韩国与曾经的东西德都面临着和两岸一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多多借鉴学习!”马先生一边说,一边亲切地递过来亲手盛好的元宵。在一片温暖活泼与充满亲和力的气氛中,自己也兴奋地对马先生说:“希望马先生不负众望,一定要参与下一届总统竞选!”而此时此刻,就在随团人员们一片“看镜头”的欢呼声中,快门闪动,留下了珍贵的即兴合影。工作人员们兴奋地说,这实在太不容易,因为马先生爱惜羽毛,几乎从不轻易和女性粉丝们合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是在传统的儒家文化、还是西方现代民主体系之中,政治事务隶属国家公器或公共事务,容不得混杂任何个人荣辱得失。马先生从政以来一直洁身自好,特别在意清廉形象。作为其粉丝,这张照片一直默默被珍藏于本人私家相册第一页,却从未展示与众,也从未想过或许应按其随行人员分送给大家的名片地址进行电邮。在我看来,敬仰一位政治人物,便是尊敬其政治理念,且更需切实地付诸实践: 譬如保持一定距离以履行监督或批评的义务,譬如在各自效力的社会层面精诚努力,以促成共同社会目标。这也正如《圣经》所教导人们不要崇拜偶像。试想,当民众偶像式的崇拜使一位公众人物陷于虚浮的境地,其又该如何立于磐石之上、而践行康德所推崇的仰望星空呢?

  其后,不管是多次重返台湾,亦或离她越来越远,譬如从东亚再到欧洲、从纯粹的学人身份到大陆海外文化部门的主管职位、再到辞职后的独立学者,每每听到有关台湾的消息,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时温馨、令人感动的一幕:譬如,当听到两岸直飞直航;当大陆学历得以承认、允许陆生赴台学习之时;见证马先生不负众望、顺利当选与连任总统之时;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两岸突破66年的封锁而举行马习会/习马会之时……但须指出的是:2012年马英九先生顺利连任时,作为自由选择,我和观选团的同仁“理所当然”地选择去了蔡英文现场看败选感言。因为观察一个社会的民主进程,也应观察失败者的气度,观察其再动员的组织能力与决心。当晚淅淅沥沥的小雨伴着蔡英文思路清晰、同样具备亲和力而又不失坚定的话语,令我们见证了雨水之中质朴的台农们的泪水,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016年在马先生卸任、蔡英文获得政权转换胜利的现场,随着不知何时一浪高过一浪、震耳欲聋的闽南语欢呼大潮,来自法国的一位同声翻译大陆学人忽然忍不住伤感地喃喃说道:“怎么听不懂了……怎么现在忽然什么也听不懂了……”那个欢呼的夜晚,随民众一同散去的观选同仁们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因为途中忽然有人对我们怨忿地喊道:“中国人”!而事实上,在长近十天、涵盖台湾南北各阶层、于方方面面深入座谈观摩的我们,几乎都基于客观研讨共同认为:民进党的竞选短片更具社会性、更具人性亲和力;总部座谈会在回应诸如“废除死刑”、“同性恋”、“原住民”等现代性敏感题材时,民进党的态度相对更为坦率与开放。而同样令我们如沐春风、难以忘怀的,还有南部民进党传统票区的农民们。在微寒的天气里,他们一杯又一杯地递上暖身的黑糖姜茶,笑容淳朴亲切得有如普天之下的老乡亲,或许是在故乡雾濛濛的山城,或许是在复活节阿尔卑斯山麓清冷的谷地,也或许是在草木茂密的济州岛、在希腊沉静的偏僻乡间小巷……只是没有想到,就在须臾的、政治环境微妙的转换之间,民粹主义似乎也瞬间抬头,并且令人错愕的是,它虽属个体层面,但遭受它的牺牲品却也是无辜的个体,譬如情感上不乏共鸣、对民主自由选举总体持积极态度的海外大陆观选学人们。

  再后来,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致力于两岸交流互动、意在弥合多重历史性伤口的台湾学人组织“中国青年团结会”,似乎也因“中国”、“团结”等敏感字词遭遇边缘化。其一年一度、内容丰富多元的台湾文化之旅也随之停办。这不由得令人唏嘘:对于出身中国大陆的学人,除却其中少数的台湾史专家,原本并无多少人关注或真正了解二•二八事件、郑南榕事件、美丽岛事件等台湾本土史。更令人感叹的是,一位于所在国长期从事志愿者组织、也常与大陆领事馆一起工作的协会主席同仁,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试图在台北忠烈祠等找探当年国军父亲的线索。可见,正是经由台湾学界志愿者们的精彩投入,这些散落在海外各地、与台湾同宗同族的大陆学人才得以深入直面台湾社会多元、珍贵而又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从而充分发挥科学素养与思辨模式去解读台湾、理解台湾,深切倾听她的声音,呼吁人们了解其优势与困境。而这一切,却随着两岸政治气候的微妙变化似乎也逐渐凋零了。

  而在最近一次有关台湾文学史的欧洲研讨会中,作为唯一出身大陆的学人,虽然在德国接受过系统的精英教育、并有德文专著于权威出版社问世,却不得不在讨论中默默低头,长时间反复聆听台湾同仁们不知不觉针对大陆学人的、有关于台湾投稿“高水平”的规训。“出身中国大陆”这一概念,在某些情况之下,在集体无意识之中,似乎轻易就能成为大陆学人们无法个体出逃、却需独自承担的“原罪”。但这对自己来说却无需抗辩:正因多次深入台湾,了解那儿纯正的民风与学风,所以宁愿相信,这一切只是基于需要更深入的、消除偏见的交流与了解。而这种双向的民间交流与了解,却同样首先在于两岸政府相互对待的态度。这也正如柏林自由大学副校长、曾获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的余凯思先生(Klaus Mühlhahn)在新作《让中国现代化:从大清到习近平》(Making China modern: From the great Qing to Xi Jinping)中所敏锐指出的:在战场或斗争中产生的政党由于面临合法性的质询,常常倾向于以更严厉的力量打压对手,实施合法性。于此层面,希望两岸当局均能引以为戒、彼此温情相待。毕竟情感的撕裂或隔阂要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来承担,而他们才是各种共识的关键,不管是能以选票说话的民众,还是文化上能提供情感共鸣的民众。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张爱玲《余烬录》)。在纷繁的生活中,在令人迎接不暇的个人挑战中,曾以为台湾与当年的我们似乎在各自的轨道中渐行渐远,以致日益淡漠。但一幅朴实无华,没有任何特权与排场,甚至不吝以简朴装束遮掩个人风度的最美“前总统”马英九先生照片,却又令人深深感动,并不由自主地回顾这一段横跨21世纪头20年的美好历程。最重要的是,这张照片强烈而直观地提示着人们:无论个人政治观点如何、情感如何,台湾在总体上所呈现的社会状态是值得尊敬的。台湾拥有的一切,仍然是你我他在不同际遇、不同道路之中不懈的追求,仍然是民主社会生活中最普通、却又无比美好的风范。或许,在这样的共识之下,族群、政治意识型态、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等在现代文明中充满撕裂的概念,方能有望寻求一个动态之中的微妙平衡;而这或许也同时治愈着我们作为无处可逃的渺小个体,于历史的幽微之处所经受的伤害。

(吕恒君)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