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于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合适的回应是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说过的话:“吵来吵去总比打来打去好。”(这句话经常被误称为出自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之口)。该协议在遗漏和纳入的内容两方面都有巨大缺陷。这场冲突远未解决。美国的目标也依然思路不清,把外界更是搞得一头雾水。但这两个超级大国至少达成了一个协议。该协议的序言甚至指出“贸易增长……符合两国的利益”。这是一个休战协议,不是和平协议。它保留了当前的高水平贸易保护。然而休战仍然是可喜的。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宣布的许多中国新政策都是已经出台了的。消息灵通的外部投资者单伟建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指出,中国此前已开始取消对外资所有权的限制,包括金融服务业的股比限制。中国已加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而且中国也早已停止操纵人民币汇率。在这些领域,美国在推开一扇已经打开的大门——或者至少是这些谈判中的中国谈判代表为了中国自己的利益想要打开的大门。其结果将对中国经济有利。
该协议并未涉及两国关系中最棘手的一些难题,特别是商业网络盗窃、产业补贴,以及涉及面更广的旨在提高中国科技水平的《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计划。围绕技术相互依赖——尤其是涉及华为(Huawei)——以及在一些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敏感的领域包含中国生产环节的供应链的争端,也不在该协议的覆盖范围内。
因此这是一份部分协议。这也是一份有缺陷的协议。最重要的缺陷在于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领导的行政当局的核心观念:渴望对贸易进行量化管理。
该协议的主旨是开放市场和依靠市场力量,包括在汇市。人们可以——我就是——不同意美方所用的方法,尤其是按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在合法性上很有问题的双边关税。但这些目标至少与美国的长期政策是一致的。
然而,我们接着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承诺,即规定中国采购美国商品和服务的具体价值。这势必会强化政府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这肯定也会要求北京方面歧视来自其他贸易伙伴的竞争性进口。美国正在迫使中国违背非歧视性和市场导向型政策的核心原则,就为了通过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来减少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这既荒谬又危险。
此外,尽管川普政府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美国总体贸易逆差还是大于川普就职之时。这不足为奇:贸易差额不是由贸易政策决定的。不接受这一点是最初级的谬误。
这也不是该协议的唯一巨大缺陷。另一个缺陷是该协议无法消除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如果在美国看来,中国没有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美国就可以对中国采取行动,而作为最后的手段,该协议可能会终止。
不过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不确定性:美国不知道自己在对华关系上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这项贸易协议主要关乎推动中国开放,使其成为一个更加正常的市场经济体。那将强化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同时使中国经济更具竞争力。但该协议还寻求“管理”贸易,而这势必会强化中国政府的作用。在其他领域——如上所述,尤其是科技和对美投资——美国的目标显然是与中国在经济上脱钩。挂钩?管理?脱钩?这种混乱反映了美国持续的思路混乱。
这也不是贸易不确定性将会延续下去的唯一方面,尽管它可能是最重要的。人们普遍预计,川普政府贸易战的下一阶段将是对欧盟的贸易行为发起攻击。美国最近还与欧盟和日本达成协议,拟强化产业补贴方面的全球规则,其矛头指向中国。如果没有执行机制,这方面的努力就没有太大意义。但美国现在又把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搞得瘫痪,这只会增加不确定性,并让改进世贸组织规则的努力变得无关紧要。
非常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实际上已把中国问题放到世贸组织框架之外去处理。正如保罗•布鲁斯坦(Paul Blustein)在其优秀著作《分裂》(Schism)中指出的那样,存在不止一种可行的替代选择。尽管如此,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持续摩擦现在看来已不可避免。在特定领域就可执行的贸易规则达成协议是有可能的,尽管有一定难度。但是中国永远不会同意接受永久的经济和技术劣势。如果美国的主要目标是强加后面这个要求,那么该协议仅仅是一场漫长冲突的早期阶段。我们也许能够欢迎像该协议这样的部分休战。但这场战争本身很可能会没完没了地继续下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公主登场亮相?习彭出现重大矛盾 |
2 | 停止对华出口!北京报复战略遭重击 |
3 | 形势危如累卵,万众瞩目贵宾突访北京 |
4 | 41岁国家一级演员自缢去世,11岁儿子成遗孤 |
5 | 发文怒骂,川普对他已动“杀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