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赵晓:油价一夜暴负 150年未有的危与机

www.creaders.net | 2020-04-26 13:39:03  赵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油价一夜暴负:150年未有的危与机

进入庚子年,我们不断见证“历史性事件”。上个月刚刚见证油价“史诗级”的暴跌,本月又见证了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油价“一夜暴负”的事件!

美国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5月结算价收于每桶-37.63美元,单日跌幅为55.90美元,跌幅为306%。

石油期货价格难以置信的暴跌举世震惊,有人要将“有关今天的事情将写成书”,永载史册!

这是自石油期货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负数;这也是继美股罕见性熔断之后,全球投资者第一次见证“负油价”;负数油价意味着:卖家愿意为了让买家接货,不仅原油不要钱,还愿意倒贴!

下图显示了自1870年以来的石油名义价格和以实际价格(或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美元原油价格(Jim Reid和Nick Burns,2020),可以看到,1870年到今天的150年间,地球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负油价”!

因此,我们不期而遇地经历了150未见之奇观:负油价!谁能想象,今日油价竟比1870年还便宜!要知道,1870年到现在,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 2870%,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 31746505%!

原因何在?国内多数文章讲得都不够清楚,某些所谓“智库”的文章水平更是低得令人发指!有些文章还诉诸于“阴谋论”,可谓令人恶心;还有人情况都没搞明白就断言这个危机那个危机的,也让人不耻。

本文从四个方面条分缕析,为你正本清源。

病毒冲击下的严重供需失衡

这一轮包括原油在内的上游能源、原材料等就合该出大事!因为世界经济的需求原本就出现了下滑趋势,特别是美国、中国两大经济体均有疲象。

正常供需失衡的前提下,现在再加上病毒的外部冲击,全球供需就走向了崩溃性失衡。

病毒冲击下,汽车不在道上,飞机不在空中,工厂不在工作,人们不在街上,如此百年一遇的外部打击才是供需全面失衡的根本原因所在。

病毒冲击带来的石油需求的减少究竟几何?一般估计是,日均2000-3000万桶。

3月,石油消耗的减少还主要限于中国,韩国,日本和意大利。进入4月后,由于欧洲,美国,印度和其他大多数国家/地区更多的政府封锁,全世界约40%的人留在家中,病毒对石油消费的冲击基本覆盖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看下图,下述10大全球石油需求经济体,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病毒的冲击。

4月前,石油产量约为每天9000万桶,而需求仅为每天7500万桶,本已失衡。在病毒全面冲击下的4月份,全球石油消费量进一步下降20%。国际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4月全球石油需求日均减少2900万桶,降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坐实了各方此前的预测。

价格大战导致雪上加霜的效果

供需失衡之外,偏偏沙特和俄罗斯又犯下低级错误:未能就削减供应量达成协议,从而引发“价格战”,可谓天灾人祸同时发生。

价格战始于3月初,造成了当月史诗级的价格暴跌,其雪上加霜的影响一直持续到4月份。

近期,沙特带领的OPEC+,包括俄罗斯以及美加墨,终于达成了分期落实的2000万桶减产协定(其中包括美加墨的370万桶),但协议要在5月份落实,不仅远水不解近渴,且不能完全抵消巨大的供需缺口。

库存危机是导致负油价的关键一环

再一个始料未及的因素是,巨大供应在没有需求消耗的情况下,导致罕见的“库存危机”。

• 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计美国的总工作储存容量为6.534亿桶;然而,截至4月10日当周,精炼厂和油库的净库存约为3.235亿桶,已达存储容量的57%。

• EIA还称,截至4月10日当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交割地点即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市的库存约为5500万桶,较一周前增加了570万桶,库欣的储油能力业已接近80%左右。

• 库欣综合设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储存设施之一,库欣的储量将在两到三周内打破6950万桶的历史最高记录,库欣的最大储量约为7600万桶,每周增加500万桶的话,两月内就将爆满。

•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将在4月下旬或5月初达到全部储油量,同时全球储藏量将在6月初达到满负荷运转。

牛奶能倒进河里,石油能扔在哪呢?哪也不能,所以石油供过于需,麻烦和代价实在很大。

“负油价”其实不是油价为负,即便在美国产油地,原油价格和汽油价格仍是正数;“负油价”其实是包括了运输和仓储成本的非常特殊的石油期货交割日的特殊价格!当天,油价仍然是正的10多美元,但在20号这一天,因为你必须交割并找到库存,而这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所以交割的油价就变成了负油价,相当于运费+库存每桶原油需额外支付约50美元。

倘若有人问,未来库存满了怎么办?海上“油轮存储”可能会成为“陆地存储”的替代方案。

然而,这并非没有代价、没有限制!上周,海上浮动存储中的石油已达到创纪录的1.6亿桶,与前一周相比增加了100%;且“非常昂贵”,大型原油运输船或超大型油轮的价格已飙升至租船100,000+美元/天,一次签约三个月合同;全球油轮总运载量最多有15%可转换为海上储油,相当于3.2亿桶原油。

据彭博社报道,目前散布在从长滩到旧金山湾的沿海地区的海上油轮所载有的石油,已足够满足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需求……

危中总有机!这不,储运突然成了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4月21日的12天中,全球815艘可运载约200万桶原油的超大型油轮(VLCC)中的约100艘被预订,平均每日运费为15万美元。托运人Frontline透露,相比之下,一年前只需10,000美元。

“理论上”,铁路油罐车也可用上,Cowen估计,在北美至少有30,000辆3级易燃液体罐车可用来装油,每辆可装载30,000加仑以上的油……这,看来也是个替代文案。

市场因素是引爆负油价的导火索

“负油价”能够发生,不仅与库存危机有关系,更与WTI的市场特性有关系。如果不是WTI的交易特性,“负油价”现象也不太可能发生。

• WTI更复杂,因为合同是通过在Cushing进行实物交割来解决的。相比之下,布伦特不受实物交割这一要求的约束,因此布伦特油价就没有出现“负油价”现象。

• 5月合约在星期二( 4月21日)结束时到期,而且是实物交割,做空者则必须进行交割。

• 由于交易员争先恐后地摆脱了5月份的合约,以避免拥有5月交割的实物——油桶,该期货合约首次跌至负区域。

缺乏储存意味着贸易商担心被迫在无处可放的情况下运送原油,愿意为在合同到期前一天将石油从手中拿走而支付。

想不到的是,如同“中国大妈”在黄金最高价位进入并套牢的事件,这一次中国人又做了冤大头。

中国国有大型金融企业之一的中国银行(3988),旗下“原油宝”产品设计挂钩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被指不合适地选择了在最后交易日倒数第二天美市盘中进行“移仓换月”,遇到了重大的流动性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移仓”本来是贸易商,即真正需要原油的商人们要做的事情,你个投机商干嘛不早点跑了呢?“换月”是正常做期货的人都懂的,也就是将5月的合约换成6月的,你干嘛不早点换,非要磨叽到交割日,并且真的巨亏割肉。

请问,你不专业、不懂行,坑苦了老实巴交的“中国大爷”,问心有愧吗?兄弟,你实在不懂,关键时刻还可以找更大的投资者,请人家做接盘侠,何苦将毒药吞下去呢?!

事件之后,竟有人扯什么美国人制订规则、修改规则,将中国人套进去了!真让人笑掉大牙。

中行前行长王雪冰忍不住了,发文大骂。想当年中行人才济济,现在怎么用了一帮奴才!

最后,谈一谈负油价对经济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大体说来,石油价格下跌50%将使美国GDP下降25个基点。但是,汽油零售价格仅下跌40%,就可以为美国人每年释放1,250亿美元的可支配收入,占GDP的0.6%。两相比较,油价下跌对美国经济的好处更大。对中国经济就更不用说了,中国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负油价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前面说过,“负油价“是150年不曾有过的大戏,甚至中间的情况还非常特别。综合判断,“最坏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或正在过去!

原因在于:

• 疫情最坏的时侯可能正在过去

• 经济最坏的时侯可能正在过去

• 决策最坏的时侯可能正在过去

• 预期最坏的时侯可能正在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150年的机会可谓就在眼前,就看你敢不敢做“财富逆行者”了!

我注意到,国际原油暴跌,已让投资者加快了抄底脚步。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基金ETF6天内的资金净流入规模为21.7亿美元,本周一美国石油基金ETF更是净流入资金5.65亿美元,续创纪录新高。美国市场上,66.67%的人看多未来,看空的人只有16.67%!

所以,在不久的将来特别是下半年,油市出现“报复性反弹”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自媒体上断言“负油价”等于美元崩溃,甚至还等于美国经济崩溃的人,小心不要被打脸。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胡春华一直遭围剿 传胡锦涛硬顶死保
2 新规敲定!中国制汽车几乎被全面禁止
3 王小洪最新讲话 调门也变了
4 离婚25年 李连杰与前妻黄秋燕在北京重逢
5 处境凶险 习已六神无主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