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全国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夺取秋粮丰收视频调度会1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农业灾后生产恢复,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和生猪产能恢复,确保完成全年农业丰收目标任务。
胡春华指出,做好农业抗灾夺丰收工作,必须以钉钉子精神一季接着一季抓,直到实现全年丰收为止。要迅速组织农民全面开展在田作物灾后生产恢复,抓紧修复灾毁农业设施,强化资金、物资和技术等支持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的不利影响。要抓好秋粮田间管理,加强草地贪夜蛾、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严密防范台风、洪涝、干旱、早霜等气象灾害,确保秋粮全面丰收到手。要加大生猪生产恢复力度,坚决如期完成猪肉稳产保供目标任务,确保供应明显改善,同时统筹抓好禽肉、禽蛋、牛羊肉、水产品等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胡春华还对做好长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在会前考察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工作情况。他强调,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部署,做细做实渔民补偿安置,持续保持对非法捕鱼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确保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中国人该担心缺粮吗?胡锡进:有几点基本事实咱们需要厘清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测,到“十四五”末期,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这引起了一些人对中国粮食安全新的担忧。
中国现在每年进口大约1亿吨粮食,粮食产需存在缺口,这是事实。中国作为粮食消费最大的国家,社会始终对粮食安全风险保持警觉,我认为这是好事。大家知道,政府这方面的警惕性更高,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咱们自己手里,这是中国上下最大的共识之一。而且这绝对不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中国现实的政策中。
中国现在进口的大约1亿吨粮食,有8000多万吨是大豆,它们主要用于炼油和牲畜饲料。中国人主粮的进口非常少,坚持主粮由自己生产,这是我们自己划设的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道红线。
在全球化的开放时代,保持一定的粮食进口、尤其是非主粮的进口,这是国家综合评估粮食安全、增加对外合作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现实生活水平几个因素的结果。中国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粮食生产缺少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又要保底线,又要最有效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于是形成了大豆等非主粮进口越来越多的格局。
在正常情况下,粮食在国际市场上是买方市场,中国买粮食,等于是进口了粮食生产国的阳光、水和土地,我们需要让粮食的基本自给和这种进口的可持续性相互促进,实现宽裕且高水平的粮食安全。
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大家在互联网上表示出的担心,一刻都没有离开国家决策机构的考量。我相信,强大的中国决不会重蹈上世纪有过的那种粮荒。国家的警惕性很高很高,所采取的措施也有着确保粮食安全的充分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