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由于美国与台湾民进党政府炒作“美台友好”与推进台独的缘故,迫使解放军不断出动多架次、多机种军机巡航台海,警告意味浓厚。
而台媒亦炒作台湾中科院于2020年9月多次试射所谓弹道高度“无限高”的武器,乃射程疑达1,000公里左右的“雄风-2E”增程型巡航导弹,同时又有舆论宣称这将与射程约1,500公里的“云峰”巡航导弹共同构成攻击上海、北京、甚至三峡大坝的惊人武器,颇有与解放军一决高下、遂行“以武谋独”的念头。
台军想通过导弹攻击大陆的“不对称战术”,在陈水扁执政期间便一度甚嚣尘上,彼时的台行政院长游锡堃曾于2004年叫嚣过“如果你打我100颗飞弹,我也能打你100颗飞弹”、“或者你打台北、高雄,我至少也可以打上海”,主张此种“恐怖平衡”能维护台湾安全。
在这种苦心孤诣的策略下,解放军先后在1991、1994、与2001年订购了三批S-300防空导弹,重点部署于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山东、江西、福建等地。其中第一与第二批次买进的S-300PMU与S-300PMU1导弹所用的雷达,可以搜索300公里以内目标;而第三批次的S-300PMU2的96L6E2雷达,则能一次追踪72个目标、锁定36个。接着中共再参酌S-300的技术,优化“红旗-9”的弹头设计与发射方式为垂直发射,并采用更进步的雷达与抗干扰设备,令“红旗-9”与S-300一时共同扛起了捍卫中国大陆领空的重任。尔后,中共又发展与列装了更新锐的“红旗-19”、“红旗-22”等导弹,扩充了“红旗”家族的阵容,使解放军的反导能力更趋严密。
此外,中共又于2015年向俄罗斯添购S-400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既能发射高空、中空、低空与近、中、远程等各型导弹,还能向下兼容S-300系统,其X波段制导雷达在拦截超低空目标时具有不错的优势。其中解放军采购的48N6E3导弹射程长达270公里左右,还能拦截每秒速度4,800米、相当于14马赫以下的导弹。而依据台媒的资料,“雄风-2”原本仅是次音速导弹,“雄风-2E”增程型传闻有超音速版,但考虑到台湾引擎技术的滞后,要骤然升级成超越S-400拦截速度的恐怖利器,成功机率实在不大。而脱胎自速度约3.2马赫“雄风-3”型反舰导弹的“云峰”导弹,估计升速也不会过快。因此台湾社会认定的这两款“大杀器”,恐怕根本突破不了S-400的防御网,以及“红旗-19”、“红旗-22”等防空导弹的法眼。更进一步说──台军导弹没准连S-300都躲不过。
最要紧的是,解放军愈来愈强调成体系、多军种、信息化、网络化的实战训练,因此极为注重多层次联合打击,绝不似台湾社会总有凭恃一、二项武器便能克敌致胜的单纯思维。要知道,无论是发射导弹攻击或防御,都必须具备完整的预警、指挥与控制、火力打击、电子对抗等体系战力,防空导弹更要有精确的拦截系统。台军纵使真配备了速度飞快的导弹,但缺乏先进的电子干扰技术,是要如何反制解放军的雷达与防空导弹?原本台湾中科院试图自制“天剑-2”反辐射导弹,但最终于2017年下马,并被迫外购美国在1980年代中期研发的库存AGM-88B型反辐射导弹,而非较新的AGM-88E型,解放军早已对此有所防备,何况台军购买的实弹加训练弹总数不过60枚,震慑力度委实有限。
此外,台湾中科院自造的“剑翔”反辐射无人机,虽据今年7月台中科院航空所所长齐立平的说法,将量产约104架,但其依靠被动雷达导引,制导与抗干扰性能过于单一,与当前流行复合制导的趋势背道而驰。至于真正称得上电子战飞机的战机,台军仅有一架于1993年向美国采购的“天干机”(C-130HE),性能早已跟不上现代战争的变化,仅在2019年才开始升级航电设备,而老化的机体结构则不在台军延寿改善的计划内,故能在实战里起到多少作用教人起疑。因此,台军既没有优越的电子战力辅弼,“剑翔”无人机又缺乏多重制导性能,无人机与导弹使用的还是美国商用版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形同“眼睛”被人掐在掌心里。如此不利的局势,台军若还奢望能成功发射导弹并精确打击目标,恐怕是难如登天。
更确切的说,当台军试图攻击大陆之前,便极可能会遭解放军先发制人消灭。虽然“雄风-2E”与“云峰”采取陆基机动式车辆部署,理论上存活机率较高,但由于台湾战略纵深甚窄,能运用的阵地与道路相对固定。加上台军的导弹没有隐身化与智能化设计,“云峰”导弹又采用捆绑四具“天弓”导弹火箭助推器的方式增加射程,尾焰的红外辐射极易被红外预警卫星发现。因此台军只要有任何移动或发射的迹象,解放军的“前哨”系列天基红外预警卫星、陆基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便不难侦知。接着再通过可靠数据链让多个作战平台共享信息,令解放军能凭无人机、东风-11、东风-15与东风-16对地导弹、PHL-16式远程火箭炮、歼10、歼16战斗机等多机多弹协同的智能作战模式,对台湾实行外科手术般精准的电子干扰与饱和打击,让台军毫无发射与还手的余地。纵使有少数导弹车或战斗机躲过轰炸,但在解放军的优势面前也没法再发挥战力。
相较于台军单一的发射平台与制导性能,解放军多年来发展的防空反导网已覆盖全空域,且还朝着海基反导系统的完善迈步。赖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解放军成功研发出被昵称为“中华神盾”、配置H/ZBJ-1作战指挥系统、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与垂直发射系统的052C、052D型导弹驱逐舰,能执行战术防空反导任务,2018年央视还宣称过进行升级后将具备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至于配备多达112个垂发单元的055型驱逐舰,拥有改良后的346B型雷达──包含S波段有源相控数组雷达与X波段有源相控数组雷达,比美军神盾舰的AN/SPY-1D雷达还要先进,且明确具备反导功能。不过认真说来,要让解放军浩浩荡荡地动用到陆基、海基、天基等各平台去拦截的导弹,应当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级别的军武大国能制造得出来,至于依赖美国旧技术的蕞尔台湾小岛,恐怕根本不需令解放军如此劳师动众便可截下并反杀。
不过,台湾的“雄风-2E”增程型与“云峰”导弹都得等到2021年才会量产,目前仅有少量射程仅约600公里的“雄风2E”导弹改装为增程型,待至全数列装形成战力又不知是猴年马月,届时解放军与台军的战力“代差”只会更天悬地隔。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台湾地区不应再浪掷凋敝的经济资源研发不具优势的武器,以及图谋利用美国的“反中”政策来达成“台独拒统”的目的。倘使台湾岛上朝野都不愿与大陆协商如何解决对峙的局势,共举民族复兴的统一大旗,甚至夜郎自大地以为能靠单薄武力和老旧装备挡下势在必得的解放军。那么一旦逼使解放军不得不“武统”时,受苦的绝对是台军与台湾人民。
纵使台湾防务部门曾高调宣誓“即使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会让敌人越雷池一步”,但再怎么消耗,台湾地区也绝对耗不过拥有14亿人口、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大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