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4次落选中国院士后 如今她成了美国院士

www.creaders.net | 2020-11-18 16:58:24  华人星光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众所周知,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

是国内科学家心目中的“圣地",

若能成为其中一员,

意味着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被认可。

然而,

我国有这样一位半导体领域的开拓者,

她曾带着中国,

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

从无到有走向亚洲第一,

可她先后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

却都遭到了落选,

能力不够?成就不够?

几经波折,如今的她,

竟被美国国家科学院评为外籍院士,

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而她说的一句话,让无数人动容.......

她,就是李爱珍。

1936年5月出生于福建的李爱珍,

家庭条件还算不错,

父母都是归国华侨,

就眼界、见识而言,

深受父母熏陶的李爱珍,

对科技文化非常感兴趣。

她虽身逢乱世,又是女儿身,

却早早就树立了献身科学研究的理想。

18岁那年,

李爱珍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

1958年她被分配到上海冶金所。

那时的中国,经济、科技,

都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上百年,

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我们想发展新的科技产业,

想要购买新的技术,

面临的却是西方国家的拒绝。

尤其是半导体材料领域,

西方一丁点技术都不愿意给中国,

那样的条件下,

我们要想发展,难如登天。

中国人只能靠自己!

4次落选中国院士后 如今她成了美国院士

在这个的艰难时刻,

一批年轻的热血科研人挺身而出,

高喊着自立自强的口号,

成为科技领域的跋涉者、开拓者。

22岁的李爱珍,就是其中的一员,

此后,

她将自己全部的青春、热血,

全都浇灌在半导体材料研究这片热土!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

李爱珍这人有一股执拗劲,

无论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

在实验室,她每天最早来最晚走,

我国半导体事业的艰难起步阶段,

李爱珍从一个助理科研员,

做到研究员,再到大专家,

从研究稀有金属化学、

到化合物半导体、

再到半导体外延薄膜材料。

她化身为铺路的石头,

一点点铺就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大道。

几十年的付出,

她也换来耀眼的成就:

在男性科学家为主导的材料学领域,

很难想象,她一女儿身,

以不属于男性的毅力和努力,

成为我国半导体方面的领头人!

1970年左右,

国外研究出了分子束外延设备,

在半导体领域、芯片制造方面,

这是一项十分尖端的技术设备系统。

这项技术革新,

可以说是行业的一场科技革命,

衍生品直接影响国防、

医疗等多个重要领域,

单看其构造和零件,

就知道制造的复杂和精细程度。

分子束外延设备

这样先进的设备,

对当时的我们来说非常需要,

却苦于无法生产,

再加上国外技术封锁的十分严密,

我们花再多钱也完全是求而不得。

为了能学到这门技术,1980年,

李爱珍作为相关领域的代表,

公派留美去学习进修,

但很多人对此是极力反对。

因为此前,

国内不少科研领域的人去到国外,

就不回来了,

毕竟无论科研水平还是物质待遇,

美国都比中国好得太多。

再加上李爱珍是华侨的身份,

十年运动期间又曾被“折磨”,

谁能保证她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诱惑?

还有的人说,

她年纪也不小了,已经44岁,

谁又能保证她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能和年轻人一样敏捷?

万一学成不归.......

又或者学都学不会........

非议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好在,李爱珍曾经的导师力排众议,

导师相信,自己的学生,

永远是当年那个,

干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得意门生,

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国家失望!

就这样,年近半百的李爱珍,

来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做访问学者,

开始了分子束外延技术的研究。

刚到美国,在一帮年轻英才中,

因为年纪较大她不怎么受重视。

但她拿出了“拼命三娘”的架势,

那两年,

李爱珍工作起来完全是不分昼夜,

设备要求超高真空工作条件达不到,

她一个人埋头实验室足足3个月,

凭一己之力终于找到问题所在!

这位中年妇女如此执着的科研毅力,

让美国人刮目相看。

在李爱珍进修结束后,

他们也曾重金挽留。

然而,此前,

他们低估了这位中国女性的能力,

之后,

他们低估了她的爱国情怀!

进修完成,李爱珍立即回国!

为了打破西方对中国设备禁运,

李爱珍毅然决定,

造出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

分子束外延设备。

她说:

“我们国家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

一定要有一批为了国家,

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科学家为之努力。”

在她和团队没日没夜的坚持和努力下,

1989年,

属于我国自己的分子束外延设备,

终于研制成功!

是她,

带领团队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让中国,

成为第一个掌握此技术的亚洲国家!

所谓民族英雄,不外如是!

但是,李爱珍人生中,

最突出的成果却并没有止步于此,

她在迈入暮年,

还为祖国创造了又一次科研辉煌!

1995年,当她听说美国贝尔实验室,

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发明量子级联激光器,

顿时心急如焚。

这一成就,意味着半导体激光领域,

取得又一次革命性进展,

也意味着,我们中国,

又不知不觉中落后了一大截!

不行,一定要追上去!

时不我待的使命,

推动着李爱珍以60岁的年纪,

再次投入到研发奋斗中去。

5年后,

她交出了一份震动世界的答卷:

成功研制出,

5至8微米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

实现了亚洲此类激光器“零的突破”,

中国,

由此进入掌握该先进技术的国家之列!

这项工作,

被学界认为是李爱珍最为突出的科研成果。

世界“六冠院士”卓以和教授这样评价:

“世界上没有几个实验室可以做到,

而且这些实验室的人员,

大多有过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经历。

李爱珍能够独立地做出来,

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功劳。”

而在国外,

这样的消息无异于平地起惊雷,

这可是一位65岁老太太的研究成果!

她为祖国奉献毕生,

不光是丰硕的科研成果,

还有留给后代的座座“宝库”:

是她创建了,

上海冶金研究所

分子束外延半导体微结构材料实验室;

创建了固态源分子束外延实验室、

气态源分子束外延实验室;

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立了,

世界银行贷款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也是她,促使国际顶尖级的,

“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

第一次在中国上海召开。

此前,这一国际会议一直在欧美“转悠”,

哪个国家能举办,

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研究,

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认可。

当这些成绩被一一摆出来的时候,

人们才意识到,

李爱珍这一路付出了多少。

她也早已凭此蜚声国际,

2003年,

当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

2004年,

她又被第三世界科学院授予工程科学奖。

但是,

李爱珍在国内竞选院士的经历,

却不太顺利。

1999年,

李爱珍被推荐参评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评院士有个条件,

60岁以下的需要2个需要推荐人,

60岁以上的需要6个,

而李爱珍已经63岁了,

最后因为推荐人不够落选。

之后她又参评了2001年、

2003年、2005年的院士评选,

但最后还是因为年龄等各种原因,

没有通过初选。

四次落选院士,

很多人为李爱珍感到惋惜、遗憾。

而她本人早就看淡了名利,

她说,

为国家做贡献是最根本的初心所在,

不需要这些所谓的光环加持。

没想到的是,在2007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选举外籍院士时,

已经71岁的李爱珍当选了。

在此之前,

中国仅有10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而李爱珍是中国第一位,

入选该院院士的女科学家。

大家知道这个消息都挺震惊的,

毕竟李爱珍还未当选本国院士,

她一下进入公众视野,

媒体称其为:

一位长时间在国内默默无闻的“老太太”。

有不少人为她没能当选本国院士抱不平,

还有的人说,

美国抛来了这样的橄榄枝,

李爱珍一定会选择到美国发展的。

然而在这种时刻,

李爱珍说的话让人十分动容:

“我能够当上外籍院士,

依仗的是祖国提供的平台、

项目研究经费、科研环境等的支持。”

“虽然我屡次落选,但我认为,

不能用我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来作为引证自己,

应该当选中科院院士的理由。”

她更拒绝离开祖国到国外发展,

她说:

“我是华侨家庭出来的,

华侨最晓得祖国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这两个字一直在心窝。”

“做学问要先把人做好,

人做歪了,

再大的学问也不可能得到人家的尊重。”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名利不过过眼浮云,

老太太更看重的,

是祖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国人感叹:

“一生所为,一心许国,无怨无悔。”

之后,退休的李爱珍一直留在国内,

不肯休息,继续在实验室从事科研,

她争分夺秒地为祖国的发展倾尽全力。

老同事们感慨地说:

“人家是勤奋,她是拼命。”

有老友大年初一给她打电话拜年,

结果家里没人,

最后打到实验室才找到她,

她视科研如生命。

2020年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

李爱珍的研究成就:

先后获国家发明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奖16项。

而每每谈起自己的成就,

这位已经84岁的老人家,

总是要感谢他人给予的帮助,

“没有科研平台和团队,没有科研经费,

根本无法做出这些工作。”

“没有实在的工作,

哪里还能有什么荣誉呢?”

点滴汇就卓越,努力成就不凡,

不管是科研还是为人,

李爱珍这一生无愧于心,无愧于人。

她的一生,

把科研当作生命,始终如一,

在她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成就面前,

最关心的莫过于祖国的发展,

那些荣誉、名利,

在这样的胸怀与情操对比之下,

已然显得微不足道。

淡泊名利、默默无闻,

这样的一位伟大科学家,

我们会永远记住,

她为祖国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

还有她胸腔里跳动着的,

那颗热忱的爱国之心!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刚到上海,布林肯就干了好几件事 还有自拍
2 重磅制裁!美国拟从全球金融体系中剔除中国
3 北京等地异象迭生 要发生大事前兆
4 习近平加速中国盛极转衰?起码美国不能这么
5 乌军防线被突破 每天损失2个营 “最多撑两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亚洲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了
2 马斯克突然宣布提前…
3 习近平重庆之行又现蹊跷
4 中国财政部表态 货币策略重大转向
5 赵乐际麻烦大了 被习抓住了这两个把柄
6 普京咋来北京?中共学者甩出了一记耳光
7 北京连丢3大海外订单
8 暗示什么?习近平又出新词 令人忧
9 市委书记没想到 下属区长送的女人让他栽了
10 悲催的中国中产:奋斗半生 二代归零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周傥:理性反省和重新认识乌克 万维网友来
2 解密: 千年之计“一盘大棋”崩 文庙
3 乌克兰呀,你太让人失望了! 山蛟龙
4 谁敢买中共国的电动车? 山蛟龙
5 太尴尬了--杭州千人相亲大会竟 弓长贝占郎
6 亚洲的乌克兰其实不是台湾,而 随意生活
7 海一代选民:多少人视民主党为 随意生活
8 以色列狠扇三巴掌 伊朗摸着脸 雷歌747
9 台湾面临的三个选项 suoliweng
10 2023回国(65)机场:托运行李 绿岛阳光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亚洲的乌克兰其实不是台湾,而 随意生活
2 一只小鸟的咏叹 木桩
3 台湾面临的三个选项 suoliweng
4 在言论管控大搞一言堂方面,中 爪四哥
5 乌克兰呀,你太让人失望了! 山蛟龙
6 海一代选民:多少人视民主党为 随意生活
7 周傥:理性反省和重新认识乌克 万维网友来
8 解密: 千年之计“一盘大棋”崩 文庙
9 谷歌是不是被中共收买用来欺骗 右撇子
10 普大傻投降吧!滚回老窝去—— 花蜜蜂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