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债务连环违约加银行雷爆 中国迎来明斯基时刻

www.creaders.net | 2020-11-20 23:53:44  财经冷眼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债务是金融的永恒话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现代金融活动,都是由债务推动,背后都有债务IDE影子。而能否及时还债,又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巨大风险点。当经济良性循环,企业利润可以覆盖企业债务的时候,债务是属于良性的。可是一旦经济下行,企业利润无法覆盖债务的本息,那么必然就会出现违约,发生债务雷爆。

债务连环违约加银行雷爆  中国迎来明斯基时刻

  最近,国内的债券市场雷爆不断,感觉都说不过来。今天重点说一下一家大型银行债务违约的情况,同时也谈谈几家国企债务违约的情况,最后再分析一下债务违约反映出的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以及未来债务违约的趋势。

  一

  11月10日,永煤控股说因为自己流动资金紧张,10.32亿元的债务还不上,构成了实质性违约。永煤控股的控股股东是豫能化集团,持股96.01%,而豫能化集团则是由河南省国资委100%控股,国资背景那是足得不能再足了。本来呢,投资人买它的债券,看中的就是国企背景和资产状况良好这两点,但是偏偏还是出了问题。

  就算这几年煤炭价格从高点回落、能源企业的日子越来越紧巴,可永煤一直是AAA的信用等级啊!这个AAA评级啥意思呢?就是评级机构认为,公司还债能力极强,违约风险极低,就像酒店里的五星评级,差也差不到哪去。人家也不是瞎说,永煤的账上连现金带资产加起来有400多亿,怎么看都不像还不起10亿元的模样。

  但是赖账偏偏就发生了。部分债权人透露说,现场的确是有河南国资委和豫能化的人出席,但也只是收走了银行递上来的资料,等“散户”们进场的时候会议已经结束、连名牌都被收走了……

  除此之外,在违约之前,永煤才刚刚把手中的部分中原银行股份无偿划出去了。债都还不起了,还把银行股份无偿给出去了,债权人要没意见才怪呢。所以,永煤债务违约就点燃了整个债券市场的火药桶。11月12日当天,永煤两只债券跌了90%、母公司跌了86%,一片哀嚎之中市场对信用债的信心跌到了谷底,债券价格暴跌从能源行业蔓延开去。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紫光集团的相关债券也持续大跌。紫光的4只债券分别大跌36%,35%,29%,24%,连清华控股和紫光国微的债券也受到了波及。作为校企老大清华控股下面的嫡系,紫光集团曾经也是国内资本市场中的一棵大树。这么些年财大气粗的紫光一直在过跑马圈地——买公司、买生产线、买地买楼,最牛的时候甚至动过收购台积电的念头,尽管花费不菲、但也置办下了不小的产业,很是风光过一阵子。

  不过也就没过几年,这些大肆并购最终把紫光拖入了债务的泥潭中来。到今年9月末,紫光集团总债务达527.81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就有328.16亿,压力山大。

  而就在借了200多亿给恒大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后,苏宁的债券也扛不住了,被市场看空。债券大跌后,苏宁选择回购了10亿元的债券,来防止发生连锁反应。

  可以说,华晨集团、盛京能源、永城煤电、宝钢集团以及清华紫光等这些国资背景的企业债接连违约,无异于是一颗颗连环炸弹。类似的公司还有很多,从9月到现在的两个半月,有49家企业的112只债券违约,规模1080亿。

  二

  相对于非金融企业的违约,其实金融企业的违约才是最可怕的!最厉害的是包商银行,11月13日,包商银行65亿二级资本债全额减记(核销),实质就是违约,债权人的本息都收不回去了,堪称中国金融史首次,震惊中国债市,威力比前面国企违约更甚。

  2019年5月24日,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中国央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这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当然,信用风险只是由头,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政治)。

  11月13日,包商银行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该行拟于11月13日对已发行的65亿元“2015包行二级债”本金实施全额减记,并对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积应付利息不再支付,包商银行已于11月12日通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授权其在减记执行日进行债权注销登记操作。说白了,就是不再还债了,作一个登记声明。这样的“神操作”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2019年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接管的包商银行这次似乎在劫难逃了

  2019年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接管的包商银行这次似乎在劫难逃了(网络图片)

  对于全额减记二级资本债的原因,包商银行表示,11月11日收到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认定包商银行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的通知》(《通知》),央行、银保监会认定该行已经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

  那么什么叫“无法生存触发事件”?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在2019年5月24日,中国央行、中国银保监会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的时候,下发了一个通知。《通知》称,在接管期间,经清产核资,确认包商银行已严重资不抵债,无法生存。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中国央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认定包商银行这次65亿元债务是“无法生存触发事件”,意味着包商银行被这65亿债务压垮,就是决定包商银行破产了。

  包商总资产规模高达5500多亿,之前是接管,意味着央行还会进行债务兜底。但是这次直接触发了无法生存的红线,可能将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些包商银行的债主们,估计是欲哭无泪了。

  所以今年年底到明年,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非金融类的大型企业,包括国企出现债务雷爆违约,也可能会有不少银行等金融性公司违约。庚子年确实是非同寻常的年份,大灾难。

债务连环违约加银行雷爆  中国迎来明斯基时刻

  三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这么多大国企、大名企都还不起债违约呢?

  说起来,如今这波轰轰烈烈的违约风波,从期限上看基本上都能追溯到2015年。当时的经济状况比较复杂,GDP增速不光跌到了7%以下,还被印度给超了,而且外汇储备大量外流,万达、安邦、海航等国内大牌企业都是打着出国投资的名义往外转移资产,当时监管层都很慌。

  稳字当头,咱们最后还是决定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俗称放水。破天荒将地方政府债纳入了央行的货币抵押范围,开始扩张基础货币,同时配合上降息降准,可以说是洪水滔天。2016年之后的一波房地产大涨也是从那里开始的。

  总闸门是打开了,可下面也需要有对应的水龙头。于是也有了货币化棚改、有了公司债扩容,一方面给实体经济输血、一方面熨平周期波动,以此来换取可能的增长。

  也是在2015年初,证监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主要改了两块内容。第一个改动的地方是大规模扩大发行主体,将原来发行主体从上市公司扩展到公司制法人。第二个改动的地方是丰富了发行方式,简化了流程,发债比过去宽松很多。

  既然有便宜的钱可以用,又没有严格的限制。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家纷纷发债,有的在国内扩张、有的出海并购,气势很足。

  比如A股有个上市公司叫天齐锂业,也是个爱折腾的主,在2018年的时候,他们花了259亿人民币收了一家智利的化工矿业公司股权。当时天齐锂业的净资产不过才120亿,可以说是蛇吞象。现金不够用、只能从银行贷款,收购的项目马上能赚钱的真不多,折腾了两年前还没啥起色,最近天齐锂业自曝了,说有一笔120亿的银行贷款可能要还不上了。这个雷爆出来,比前面说的还要大 ,是可以拖垮银行的。

  面对这种百亿级别的违约,大股东做了什么呢?减持套现跑路,过去4个月里,他们一直在卖股票、卖股票,套现了18个亿。股民齐骂不要脸,但又有什么用呢?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一大波钱撒下去,期待中的V型反转并没有如期而至,开始大家说是W型增长,这还有点盼头,后来又分析是L型发展,这就难点了,结果疫情一出现,好像L型也维持不住了,成了倒L形。

  看看这几个月出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就知道,增长最快的是投资,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在撑门面。外贸好的也就是健康防疫用品这块,而消费是相当惨淡的,还没有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是三驾马车里最差的一个。没有消费,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没人买,那么这些企业到哪里去回笼资金还债呢?

  经济不行,盈利能力不足,但这不是不还债的理由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大家打开各自的账户一看,债主一大堆,银行账户上没钱,于是纷纷爆雷违约。这就是这一波雷爆的主要原因。

  近来,债务违约的国企远不止一家……

  近来,债务违约的国企远不止一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像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方正、紫光、华晨、天房、永煤,都曾经是资本市场上响当当的名字,如今都成了违约榜单上的难兄难弟,实在是有点不堪。

  四

  一般来说,债务问题主要容易出现在三个环节:加杠杆、产能过剩、货币紧缩。赶上其中一两个,操作不当就很容易还不起钱了。

  这种事以前没出现过吗?其实出现过很多很多次了,那为什么这一次会这么集中呢?原因也简单:因为以前有援手,这一次没了。援手来自于哪里呢?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手里有两个重要的工具,用得最熟练:一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因为有隐性担保,可以发债,钱拿来就能花,成本低、非议小;另一个就是地方的大企业,尤其是国企,他们贡献利税、就业,典型的比如房地产,这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业绩来源,所以地方都很看重。

  地方融资平台和大企业这么重要,那地方肯定是要鼓励他们发展的,如果他们借的钱还不上了,这时候地方政府就出面了。

  他们做什么呢?把借钱的几大银行和地方的融资平台、大企业拉到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先支付一部分本金或者展期,各方都退一步,东挪西借没几年这个债务问题也就解决了。比如山西省政府就干了很多这样的事,但是河南省政府就很少,这也是这次永煤有400亿的优质资产还违约10亿元的主要原因。

  有些地方会代为支付,先垫着,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尤其在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候,地方的底气是很足的。其实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潜规则: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能掩盖很多问题,好处也很多,比如评级还会很高,还能连续借款,只要能借到钱,很多事还是好办的。借新还旧,可以维持很多年不穿帮。

  过去这么多年,很多地方的债务都是这么处理的,那最近为什么行不通了呢?原因也很简单:大环境变了,今年10亿还不了,银行担心后年你更还不了,很多以前可谈的现在不谈了,因为预期不如以前,风险意识自然加强了,银行也要控制风险,自保求生。以前违约地方能兜着,今年估计有点兜不住,多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断崖下跌,以前卖地能确保的一大块收入,现在也不行了。

  所以大环境、小环境都决定着过去十几年习惯的方式行不通了,打破刚兑,地方决定不兜底了,那违约企业接踵而来也就很正常了。

  如果从现在雷爆的规模看,还可以控制,但是潜在规模有多大,估计现在没人能预测这个,压力现在在银行一边,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五

  正是因为有这个担心,所以,11月16日中国央行出手了。

  债市一片哀嚎之时,央行开展8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超常规操作,中标利率保持2.95%。对冲本月6000亿元的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为市场送了一大口奶。8000亿,这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操作,经此消息提振,债市情绪明显好转,国债期货一片飘红。市场情绪也明显好转,三大股指截止收盘,基本收涨收盘。

  在债券市场进一步发酵失控之前,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多层次注入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当然可以稳定市场的恐慌情绪,维护市场信心,谨防情绪崩溃,这对防止债券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有一定的好处。

  不要太期望央行会继续一直大规模超预期释放流动性,央行不会为了救这些企业而开启大水漫灌模式,在年底前预计都不会有直接的降准降息,如果不是有此次债市违约的事情,估计央行都不会突然加强流动性释放。未来央行可能保持中性政策操作,等待年底前财政净投放平衡格局。

  毕竟,大水漫灌的后遗症太重,通胀的风险还不能忽视,央行也需要维持和美元之间的利差,稳定外汇市场。再者,这么多要救的,也救不过来。债务问题的解决只能靠增强盈利能力来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违约雷爆进行债务出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样一来,风险就全部到了市场和投资者身上。市场无情,大家有投资债券的,要多留一个心眼儿,千万不要成为接盘侠!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2 习当外商面反驳李强 蔡奇新角色引关注
3 俄罗斯给恐袭定调了!幕后黑手就是…
4 惊传北京招商银行倡议书:“北京危急 生死
5 罕见!中国总理李强承认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2 这一次,巴菲特又料事如神
3 中国“断崖式降薪”突然冲上热搜
4 中共东部战区一张训练照 泄露惊人信息
5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6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7 人民币剧烈波动的背后:北京意外变脸
8 消息传来 3家中国地产商“爆雷”
9 真正的聪明人 从来不炫耀这3样东西
10 彭丽媛开始抢权 丁薛祥躺平了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4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5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6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深切纪念刘 玉质
7 风云无定日月有常:中美关系实 阿妞不牛
8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万维网友来
9 宋国辉:封杀TikTok最严厉的是 万维网友来
10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3 消遣一下中国适不适合多党制的 特有理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7 中国还有希望吗? 山蛟龙
8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9 所谓“毛让站起来,邓使富起来 东田枫叶
10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