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欧投资协定要求大陆国企补贴透明化并扩大许多产业市场准入,很多国营企业将被迫加入与国际企业的竞争,合法垄断且吃香喝辣的日子恐怕不长久了。图为南京的国营企业。(图/中新社)
近来国际上热议习近平与欧盟领导人敲定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大都著眼于对美战略上的外交成果,较少提及经济与市场上的影响。但先前宣佈谈判完成时透露的一些原则,可以发现习近平为了提前达成对中欧谈判的成果,确实做了不小的让步,特别是在国企补贴透明化与扩大许多产业的市场准入,很多国营企业将被迫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合法垄断且吃香喝辣的日子恐怕不长久了。
中欧投资协定与RCEP除了在成员複杂性有较大差异之外,两者的性质不同也使得中欧投资协的谈判较RCEP更为困难。RCEP组成的核心是自由贸易,简单说就是免除关税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其主体是"贸易",而投资协定就複杂而深入得多。贸易可以说断就断,投资要撤走就複杂得多。
完成谈判的关键是双方都有强烈意愿:欧盟是因为英国脱欧后,必须拉住一个有力的经济力量以维繫成长并提振欧洲的经济信心;北京则是在与美国闹彆扭后,更需拉紧美国之外的另一大型经济体。加上双方都认定完成谈判的时机要赶在美国政权交接前,在习近平与梅克尔的强势主导下,配合几大因素凑合在一起,才形成两大经济体之间的高难度协议。
中欧协定完成谈判,未来大陆将允许外资汽车厂在大陆独资生产汽车。图为北京奔驰汽车总装厂。(图/中新社)
在这次的谈判中,大陆承诺开放项目包括电动汽车、私人医院、房地产、广告、海事产业、电信云服务、航空运输等领域,一些禁止独资项目──例如汽车产业──也要放宽,强制外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的做法也必须停止。其中对大陆目前经济主导力量的国营企业影响最大的是国企补贴透明化,大陆给予外企的经营条件要与国企相当,亦即禁止对外企有歧视性的待遇。大陆国企过去在国内依赖垄断地位与法令来保障其竞争优势,在国内吃香喝辣,到国外竞争还有政府补贴,完全可以躺著干而照样赚大钱。现在中欧投资协定签订,国企在内外两个市场的优势都会被削弱,要以公平地位下场与外企与民企竞争,必然会面临一场极痛苦的转型过程。
协定当然也让大陆民企与国企可以有相同条件赴欧投资,民企因为长期在市场中嘶杀,竞争力较强,国企这种长期受保护的妈宝,一旦到外国与人竞争,通常是败战而归,少数还能维持的都是依靠政府补贴,或是在一些落后国家运用非正常手段才能获利,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国企的本事还比外企差了几个等级。但是明知如此,为何还是要开放?一是中国已然崛起,欧美不会再用对待开发中国家的优惠心态来对待中国;二是国企虽然是大陆经济的主要支柱,但长期受保护削弱了竞争力,在市场逐渐开放的状况下,国企再不争气些,别说外企,连国内民企都竞争不过,只能靠著政府的保护与垄断地位来维持,长期下来反而成为政府的负担。
由此观之,这次中欧投资协定真正开放的是大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主体,协定中有关国企的规定,极可能是出自以製造业闻名的德国政府之手,这也是大陆多年以来对外开放首次动到国企的优势地位。有人形容这次真正动刀的是以外力来逼迫国企进行改革与强化竞争力,但是旧有经济体制的主体在开放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必定要冒风险的,如何防范这些国企竞争风险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是接下来必须谨慎处理的问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怂了!美方搬出两件事 迫使中方达成协 |
2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3 | 于朦胧案牵扯两高官 传一人是蔡奇私生子 |
4 | 中国大使霸道要求被拒!战狼悻悻离开 |
5 | 北京强硬表态!要求“三思而后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