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初,由于贸易萧条,各界专家认为全球化趋势将受重创,但是当最初受疫情打击的中国大陆製造业复苏以来,全球化重新活跃,世界贸易组织预期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预计会低于2008~2009年的金融海啸。而且,这次全球化让世界经济对大陆依赖更深。
出人意外的是,随著各国积极防疫与新疫苗陆续出炉,全球的货物及商业交流在疫情期间依旧强劲增长,各种产业几乎看不到所谓的"回流"迹象。世界贸易短暂受挫后重新启动,走在最前面正是最早摆脱疫情的全球化模范生中国大陆。不过,疫情爆发后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目前中国这个全球第2大经济体正大量受惠于防护装备和在家工作技术与产品的需求暴增。
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库普曼(Robert Koopman)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化贸易为类似疫情的危机提供了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各国都认为,多元化供应链是一件好事,人们能够通过利用他国能力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报导指出,世贸组织(WTO)现在预期,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将萎缩9%之多,2021年则会回转上升7%。4月份时,该组织尚预测全球贸易的萎缩幅度最高可达32%。但近几个月全球贸易明显回升,意味著新冠大流行对贸易的影响将会小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
分析认为,新冠大流行让许多未及时掌握供应链状况的企业的暴露了问题。供应链专家猜测,现在很多企业正积极调整,努力使供应链更具韧性,透过扩大仓储及寻找靠近目标市场的供应商、应用数据资料和新技术,用来精准分析供应链和使用者的状况。而目前虽未见生产线迁回目标市场,可能是因为价值链原本就高度複杂,调整供应链并非易事。
专家指出,从1990年到 2005年,全球化达到高点,动力来自于中国大陆、印度及欧洲的经济开放、世贸组织的问世和区域贸易协定的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率高出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的2倍。但近几年全球化趋势受挫,在疫情大流行后,经济与全球化贸易再度恢复活力,11月贸易顺差甚至创下历史纪录的大陆将再度面对全球对其商品的巨大需求。但是,未来5到10年后,大陆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将有所淡化,企业将分散供应链分布,避免再因遇上疫情导致供应链全数停摆。
专家分析称,受疫情重创的企业未来会更关心控制风险成本,不太可能再像1990到2005年那样的疯狂追逐效益。将来企业必须增加像美中贸易战与疫情大流行之类的风险评估与应变计画。虽然企业追逐降低成本,但情况与以前不同,它是一种重新组织的全球化,风险会比效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