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李克强两会证实延迟退休落地 利益冲突成关键

www.creaders.net | 2021-03-05 12:12:22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3月5日中国全国两会上的报告内容为延迟退休政策按下确认键。官方一锤定音,但社会舆论并未达成统一共识,舆论争议的背后是什么?对中国政府来说,要推动这项“国家战略”的达成又该如何解决这种政策矛盾?

延迟退休靴子落地

就在本次中国全国两会召开之前,2月18日,中国国家卫健委披露中国人大代表建议东北地区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限制,2月26日,中国人社部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关于中国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已经在研究中,这些无一例外指向李克强在两会上谈及的人口议题。而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里也明确表达了延迟退休是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中共建政后,中国在复杂波折的形势下经历过人口低增长期、补偿性生育带来的高速增长压力期,以及在生育政策限制下进入平稳期,但是在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发展滑入老龄化阶段,根据中国人社部副部长游均的说法,到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8.1%,预计中国“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5年),在1963年“婴儿潮”一代出生的人口将年满60岁退休之龄,届时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中国新生儿出生人口不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萎缩,人社部给出的数据是,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减少3,500万人。

中国政府部分预计,中国将在“十四五”期间减少3千万劳动人口。图为中国2019年至1949年的人口发展情况。(多维新闻制作)

于是,在2021年的中国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官方舆论多次重提中共“十四五规划”中的“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国内已有声音提出延迟退休的议题,彼时关注度并不高,到2008年、2009年之时该项议题已通过中国人大的提案进入“酝酿阶段”,不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已开始试行延迟申办养老金,不过彼时中国舆论对该项政策反对者巨。到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因为1963年婴儿潮一代出生女性职工达50岁退休之龄,且中国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问题凸显,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论辩达到高峰。与此同时,中共在当时的深改决定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20年底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十四五规划强调“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根据中国官方的研判,中国已划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且提出了一项国家战略,延迟退休为其一部分。图为2010年至2019年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总人口比重走势。(多维新闻制作

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再到至此次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更加清晰看出,在中国政府的视野里,延迟退休是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该项战略是在2020年底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出炉的“十四五规划”中被提出,彼时中国官媒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延迟退休背后到底是什么问题

延迟退休是世界范围内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普遍政策,日本,德国、荷兰等都对退休年龄作出调整,当然,中国此举在参考国际做法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对国内的实际需求。

当前中国法定退休年龄是根据1978年的法规要求,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根据中国官方的研判,实施延迟退休是形势下的选择,中国人社部认为要推进延迟退休的四大指标,一是中国当前人均寿命比1949年时大幅提高;二是当前的退休政策已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三是退休年龄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四是当前的退休政策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该项政策从提出至今已达20年之久,但是中国社会并未形成统一共识,舆论场仍然面临支持反对的激烈而尖锐的对立。善于跟进官方风向的中国媒体人胡锡进在其拥有2千万粉丝的账号上写道:无论愿意不愿意,这种调整(延迟退休)都势必到来。但是在这条呼吁拒绝年龄歧视,接受延迟退休政策的微博之下,评论是“没有所谓的延迟退休,只有冰冷的延迟拿养老金”“不取消(养老金)双轨制都是耍流氓”,“35岁找不到工作就有种活到头的感觉了”的无奈与质疑,甚至有呼吁对延迟退休全民投票……

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被质疑存在公平问题,在此前提下延迟退休会加剧不公平与贫富差距。 (新华社)

了解中国民间对延迟退休的消极情绪就必须认识到延迟退休政策所关涉的除了中国的人口战略与长远社会发展的根基性问题,还关乎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问题。而在中国官方给出的延迟退休理由中恰没有提及的正是舆论中热议度最高的养老保险问题。

因为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中国面临严峻的养老金兑付难题,此前,中国东北地区曾一度传出养老金缺口现象,当地面临巨大的公共财政压力。这也是舆论臧否延迟退休最为激烈的关键之处。因为官方只谈人口结构、劳动力问题,却没有回应人们对养老保险问题的诉求,于是在方案未明、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会将延迟退休问题聚焦到公共财政压力问题、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

当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三个部分构成。简要解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沿袭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退休模式,个人不用缴费养老金,由国家财政支付且受益水平较高。相反,其余两者都需要个人不同比例的缴费规定,且社会学研究受益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现象也就是被话病的“退休双轨制 ” 。

因此,在这样一种被认为有损公平的制度存在前提讨论延迟退休年龄,就会理所当然地因为缴费方式和受益水平的不同而影响受益对象的不同态度选择。其反映到民意支持上就是,不用缴费而养老金高者会赞成延迟退休,需要缴费而养老金低者反对延迟退休。

因此,延迟退休背后牵涉的是一次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问题,而其中的公平性就显得异常敏感与重要。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全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9.99亿人,但是以上三者的比例是2019年末中国全国城乡居民养老参保人数突破5.3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3亿人,而中国事业单位编制内总人数是3,000多万人。

事实上,养老保险是一项社会服务托底保障,居于多数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群体更为需要公平的参保模式,而延迟退休会造成贫富进一步分化的可能性。此外,有专家提出,长期来看延迟退休会使中国在就业与养老之间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事实上,舆论的担忧反对存在合理的理由,一方面不同群体的劳动者在退休后的预期寿命不 同,且城市人均寿命明显高于乡镇,这就产生数据方面城市退休人群领取养老保险的余寿更长,乡村更短;其次中国的老龄化实际上是一种“未富先老”阶段,这点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显著,事实上对大部分乡村人口来说,所谓的“退休”之龄就是领养老保险的起始日期。因此延迟退休就是在缩短他们的养老保障期限。

当然,这些并非没有解决之策,在中国政府的具体方案出台之前,关于社会关注的男女是否同龄退休,延长多久,如何延长,以及如何做好延迟退休与就业的关系,延迟退休导致的养老保险公平性问题等等需要舆论的呼声与建议,更需要中国政府的谦卑姿态与谨慎规划。

   0


热门专题
1
苗华被抓
6
美国大选
11
台湾大选
2
川普
7
以哈战争
12
李克强
3
俄乌战争
8
巴黎奥运
13
中国爆雷
4
中美冷战
9
三中全会
14
李尚福出事
5
万维专栏
10
中共两会
15
秦刚失踪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