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网上流传一篇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文章,内容为作者回顾了自己如何走出小山村,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引起不少网民关注及转发。
1974年,宋远升于吉林出生,直至6岁时才与家人搬回位于山东临沂的老家。宋远升忆述,当时老家没有粮食可吃,母亲就从邻居手上取了一些别人不要的已发芽的番薯,洗淨晒乾磨粉,烙成番薯乾煎饼食用,“那个味道,苦不堪言,一辈子都忘不掉”。由于物质条件差,他只能穿大人的旧鞋,喜欢读书的他只能向邻居和同学借书。
初二结束后,因家中未能支付学费,14岁的宋远升被迫辍学,并先后在矿场及采石场打工赚钱。然而,工作的地方充满危险,采石场需要搬走的石头又重又锋利,宋远升经常被石头割伤;他在矿场上井时,因误将右手放在吊车急速上升的铁缆中,3隻手指顿时血肉模糊,惟当时医生只将两隻手指草草包扎,并将受伤最严重的中指截除。
打工赚钱的生活持续了4年之久,直至宋远升某次亲眼目睹工友被一块巨大的石头砸死,他才决定要重回学校,开始新生活,“这件事情给我的衝击太大了,除了震惊,我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悲伤从心底蔓延开来”。
宋远升表示,虽然自己年少时就外出打工,但一直将两本初三物理和化学的旧教材带在身上,并在空閒时翻阅。离开工地后,宋远升拿着打工4年储下的600元(人民币,下同)存款,再一次回到乡镇的初中,并参加4个月后的中考。为了尽快熟读考试内容,他每晚都在课室用煤油灯通宵达旦读书,幸最终如愿考入了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
宋远升在3年后的高考中取得县文科状元,并顺利入读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他表示,因为从前打工时受伤的经历,想学习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遂选择修读法学专业。2003年,他考取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3年后到复旦大学攻读法学博士,至2010年博士毕业后,成功入职华东政法大学,正式成为法学讲师。
如今人到中年,宋远升的步伐总算慢下来,开始回忆过去的生活。他感叹,缺少家人的呵护,没有像同龄人那种无忧无虑的少年岁月是一种遗憾。他曾经埋怨过自己的遭遇,但回头后才发现,“即便在黑暗的时刻,好像只要咬牙坚持下去,生活都会让我看到一种向上的希望”。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2 | 习遇上大坎儿!大悲剧开演 |
3 | 警惕!最新研究:人会在这个年龄段“断崖式 |
4 | 4名将官出事坐实 中共要官宣了 |
5 | 北京怂了!美方搬出两件事 迫使中方达成协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