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四”前夕,大陆媒体刊登了一篇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对谈实录的旧闻,引发外界揣测。
文章全文都称“赵总书记”,没有提及赵紫阳的全名。文章称,赵紫阳表示,现在改革要深入,就要进行价格改革。但进一步进行价格改革时出现了难题,即明显地出现了通货膨胀。
赵紫阳谈到,无论是价格改革,还是治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企业的机制问题,提高企业内部效益。今后企业的改革,一是实行两权分离,一是实行股份制,产权明确。
赵紫阳认为,要进行改革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价格改革;治理通货膨胀;实行企业股份制。
弗里德曼则表示,中央权力下放是个关键,下放得越多越好。抑制通货膨胀只有一个办法,这就是约束货币供应量,在中国就是要少印钞票。他认为中国的通胀问题不在于投资或消费,而是钱印得太多了。
弗里德曼认为放开价格,实行价格改革,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官价低但买不到东西,实际不是低价。他表示,改革的最关键问题,就是不要半途而“胶”,不进不退。
1988年9月19日,在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安排下,赵紫阳与弗里德曼在北京会面。当年中国经济再度过热,主持经济改革政策的赵紫阳面临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的双重问题。
弗里德曼以主张自由巿场经济而知名,曾获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于1980及1988年两度偕同妻子访问中国。本书记录了他两次中国之行及对中国问题的看法。
在“六四”32周年前夕,大陆媒体刊登有关赵紫阳的敏感文章引关注。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苹果日报》表示,在“六四”前夕有大陆自媒体翻炒上述旧文,不排除是有人“测试气候”,但并不代表官方对赵紫阳或“六四”事件的评价有任何松动,赵紫阳是否在内地舆论空间“脱敏”仍有待观察。
今年4月4日清明节,在当局要求下,赵紫阳的家人搬离北京富强胡同6号院。
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去世后,广大青年爱国学生和民众发起了持续近两个月的大规模纪念和示威活动,最后被中共当局武力镇压,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六四天安门事件”。赵紫阳因同情学生和反对中共武力镇压,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并软禁在家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15年多,于2005年去世。
过去,有关赵紫阳名字、话题等一直是中共官方报道的忌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正国级圈子流出消息 习已被夺权 |
2 | 新班底曝光 临危受命他成焦点 |
3 | 上海作家回国见闻:非正常社会… |
4 | 9.3阅兵倒计时 军中突传大消息 |
5 | 胡春华风头大盛 党媒点名暗示接班?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近平的最后机会 | 文庙 |
2 | 雷歌:两大党媒发出“胡春华接 | 雷歌747 |
3 | 中共目前到底有什么危机? | 阿妞不牛 |
4 | 吕洪来:为什么当前中国呈现出 | 老陆 |
5 | 听床还是不听床,这是一个问题 | 施化 |
6 | 海关问“有没有带现金” | 体育老师 |
7 | 习近平在西藏题词,丑出天际, | 天机指南 |
8 | 蒋介石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06 | 弓长贝占郎 |
9 | 白草同学是位有见识的好同学 | 阿妞不牛 |
10 | 习大大龙体欠安 | 蛇形刁手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