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25号宇宙灭亡与人类生育难题

www.creaders.net | 2021-06-01 14:58:20  经纬西东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童大焕评论文章:

【1】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存在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疾病,没有贫穷,没有任何压力,衣食无忧,各取所需,人人(结果)平等,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有非常良好、非常安全的环境,这不正是是一个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堂吗?

但当这样的世界真的到来,这个世界的结局却令我们陷入了沉思。 

就像新药总是先以动物做实验,人类社会也可以通过动物实验模拟前程。 

1968年,美国动物行为学家约翰·卡尔宏(JohnB. Calhoun)用老鼠做了一个实验来模拟人类社会的未来,这个实验的结果在当时甚至还引起了社会恐慌。 

时年,约翰·卡尔宏(John B. Calhoun)创造了一个老鼠的天堂,命名为:25号宇宙。这个“老鼠之城”长和宽都是2.57米,高1.37米,并且平均分成了16个区域,墙壁上设置有隧道和老鼠的窝,每个区域里面都有食物和水的供应设备,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容纳3840只老鼠,老鼠的数量达到6100只时水才会供应不足,达到9500只时食物才会出现短缺,而且还配备了恒温系统,有人严格看守,防止老鼠的天敌们威胁老鼠的生存。总之,他们提供给了老鼠们能想到的最好的环境。25号宇宙里有老鼠需要的所有东西,老鼠可以安逸地活动到生命的终点,不被外界打扰。 

25号宇宙灭亡与人类生育难题

但就是这样的天堂,最后却变成了地狱。 

1968年7月9日,卡尔宏挑选了健康的4只公鼠和4只母鼠投入25号宇宙,三个月后,第一窝幼鼠出生,随后老鼠开始快速繁殖,平均每两个月数量翻倍,直到数量达到620只,繁殖速度开始减缓,从原来的55天数量翻倍减缓到145天,期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25号宇宙中,一共平均划分了16个区域,实验发现,不同区域中,老鼠出生的数量相差巨大,最少的只有13只,多的高达111只。老鼠是一种社会型动物,有极强的领地意识,即使在这种资源充沛的环境中,依然存在弱肉强食:老鼠世界出现了大家族和小家族,虽然大家都不愁吃喝,但是老鼠还是形成了社会等级,大家族会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地面积和老鼠数量,去抢夺小家族的母老鼠,而母老鼠也愿意和大家族的公老鼠结合,之后它们就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小家族则会越来越没落,直到完全消失。 

在实验进行到一年半的时候,老鼠数量到达顶峰2200只,从此老鼠死亡率开始大于出生率。 

但这离最终可容纳3840只老鼠的空间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然而这时,老鼠开始分成了四类: 

【第一类】处于非领导地位的公鼠,也是数量最多的老鼠,好比人类社会中的老百姓,它们聚集到扇形区域的中心,也就是实验场的中心,这里是各个领地的交界处,特别容易发生纷争,通常老鼠是不到这个区域的,但是这些公鼠现在却跑到这个地方,什么也不干,就趴在那里睡觉,舔毛,把自己弄得很干净。卡尔宏教授把这些老鼠叫做“美丽的人”,但是这些漂亮的老鼠,一旦有老鼠打扰到它,就会疯狂攻击那只老鼠,甚至咬死对方,充满了隐形暴力。 

【第二类】不再哺育的母鼠,它们和第一类老鼠类似,对生活没什么激情,整天也就是舔毛,睡觉,但它们不会和那些公鼠一样在中心区域,而是躲在窝里,但是一旦有公鼠接近它们,它们就会攻击对方,一点也不想繁殖生育。 

【第三类】处于统治阶级的公鼠,它们也开始对生活失去兴趣,并逐渐失去领地意识,不再保护家族地盘,而是像普通老鼠一样,整天睡觉,舔毛,不同的是,它们会睡在窝里。 

【第四类】处于哺育阶段的母鼠,它们原先是繁殖力非常强的一批老鼠,受到处于领导地位公鼠的保护,但由于这个时候公鼠的不作为,它们肩负起了保护领地的责任,攻击性变得越来越强,甚至连自己的幼崽都会咬死,或者遗弃自己的幼鼠,而一些公鼠不吃投食器的食物,反而开始吃这些幼鼠,最后是老鼠的数量越来越少。 

当实验进行到两年半的时候,就不再有新的老鼠出生了。整个实验进行到1780天时,最后一只老鼠宣告死亡,25号宇宙也不复存在。

【2】 

如何解释天堂一般的世界却是地狱一般的结局? 

卡尔宏教授认为,导致25号宇宙灭亡的原因是“行为沉沦”,而发生行为沉沦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社交密度”,当人的社交密度过大,没有私人时间和空间,就会导致行为沉沦。 

第二是“天堂般的环境”,(鼠)人的存在价值变得无足轻重,无需任何劳作就可以获得日常所需,严重缺乏社会价值感,生活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后来的人们在解读这个实验的时候,往往过分侧重于“社交密度”,侧重于城市化人口集聚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但我认为这种解读是舍末逐末的解读,把更重要的因素忽略了。 

首先,全球人口高度向一二线高密度城市集聚,是一个世界性趋势,符合经济效率原理,也符合人往高处走、往热闹处、往丰富性多样性更强的区域集中的人性,但人口集聚密度和社交密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城市人口的集聚密度再高,也高不过社交密度。新冠疫情到来,高密度集聚的城市人口只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防疫和物资供应都比农村更廉价更便捷更高效。 

同时,在对城市集聚密度的理解上,容积率和人口密度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认为容积率高、高楼大厦多的地方,人口密度一定高。事实不然,那些低矮的贫民窟,往往才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因为他们的公共空间小,人均居住面积也小。 

迄今为止,人类的人口集聚密度历史最高值(还不能说是极限)是香港九龙城寨,0.026平方公里土地上,最高时集聚了5万人口,而且内中还包含了学校和养老院。相当于1平方公里集聚了192万人。大家想像一下这个人口密度。 

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组织和布局,5-6层楼高的城市建筑,也会比摩天大楼天际线下的城市容纳更多人口,比如巴黎的人口密度其实是纽约的两倍,尽管纽约有着最多的摩天大楼数量。 

其次,从25号宇宙的实验上看,虽然老鼠世界的集聚密度约等于社交密度,但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它们的密度远远未到极限: 

一是最高数量只有2200只,与根据老鼠的习性进行设计的3840只还有近一倍的距离; 

二是高速繁殖的实验早期,当有的区域只有13只老鼠的时候,有的区域已经达到111只。达到111只密度的也仍在不断繁殖而且不断扩张领地。 

所以,这个实验本身是不完备的,还需要再进行两项实验: 

一项是扩大和缩小面积,会是什么结果; 

一项是同等面积同等原始数量,食物充足和食物不充足(每个区域只供应固定数量的水和食物——类似于原野上的食物链,而不是按需无限供应),看又是什么结果。 

虽然实验不完备,但通过上述分析,基本可以肯定:导致老鼠天堂变成灭亡地狱的罪魁祸首,不是所谓的“社交距离”,而是“天堂般的环境”。 

在各取所需的环境里,老鼠没有任何生存压力,维护领地变得毫无价值,这也就导致了自行而下,鼠族的一切“劳动”变得毫无价值,它们不再需要亲情,友情,不需要抱团取暖,不需要保护后代以扩张生存领地,也不用操心未来,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呆滞,木讷,但同时又极度脆弱、敏感、暴力。 

而且这些老鼠都变得很“自恋”(这可能是生存的唯一意义了),就是大家不需要也不再关心任何公共事务乃至私人事物中的生存所需,只关心自己,只为了自己漂亮,同时对生命不再尊重(因为看不到价值和意义)。这个时候,就是整个群体灭亡的时候。 

【3】 

人类社会与老鼠的“天堂即地狱”——“25号宇宙”何其相似乃尔! 

在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下,人类物质生产由千年万年来的长期短缺,迅速进入整体过剩状态。人类被从无休无止的繁重工农业劳作中,飞速解放出来,不再为基本的衣食温饱而发愁,家庭也不再是社会的最小细胞,越来越多人走向单身或丁克,也大量出现25号宇宙中那些奶油奶气的“美丽男人”和不需要依靠男性的独立“女强人”。生育率降低成为全球现象,东亚地区尤甚。

25号宇宙灭亡与人类生育难题

在中国,新一代的明星偶像是细皮嫩肉、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鲜肉”。 

2021年5月份刚刚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男女比例是男51.24%,女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虽然男多女少,但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剩女”现象都很突出。知识经济时代,女性的独立性更强了,眼光也更高了。 

文明始于边界,生存也始于边界。而领地和边界、尤其是私域领地和边界的意义,就在于让边界之内的人生活得更好。如果领地意义消失,人与动物生存、繁衍的社会价值意义将不复存在。人类只有在有明晰产权边界、有压力、有责任感使命感的状态中才能健康、长久地生存发展。完美即死亡,我们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生活的意义所在。这,也许是“25号宇宙”实验给人类的最大启示。 

【4】 

正因为物质极大丰富、生存空前容易,使得天性追求个体自由、不愿受外界和他人约束的人类,结婚率和生育率越来越低,人类由千年万年物质匮乏人口过剩的危机,迅速进入工业服务业时代物质过剩人口生产不足的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人类历史背景下,在地球史上史无前例地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实施人口行政控制政策长达30多年的中国大陆,继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又于2021年5月31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提出,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此次会议,释放出了一个与以往极为不同的信号,会议前所未有地提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清晰可见的是,从现在开始,中国的生育政策,重点不在“生”,而在“育”。要以“育”促“生”,养育孩子的后顾之忧问题,将成为国家今后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级问题。

 【5】 

中国大陆的低生育率,是三重因素共同夹击的结果: 

一是温饱等基本的个体生存需求空前容易实现导致少婚少育,这是全球普遍的共同规律,也是基于人性的无解难题。这个因素对整体生育率的影响权重最大; 

二是计划生育下的收养难、多生难、代孕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应逐渐化解; 

三是养育成本巨大,主要包括行政成本和教育成本,许多人不堪重负。人口流动中的户籍、教育等行政壁垒(主要作用于流动人口尤其是中低收入人口),本地户籍中的教育内卷化导致养育成本畸高而低效等问题(主要作用于有一定经济条件的白领和中产阶层,风气也会向下传导)。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9.2亿城镇常住人口,4.9亿即过半人户分离,孩子不能就地上学、不能就地高考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流动人口,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全球独具特色的旷世难题。这个方面需要狠下决心和力气,进行制度突破。不能再以限制孩子上学、高考等方式,试图达到又不可能达到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目的。 

像HW时代一样,由人口流入地政府负主责,切实解决流动儿童上学难问题,宜迅速提上议事日程。就地高考的问题也应该迅速破冰。 

25号宇宙灭亡与人类生育难题

教育内卷化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耗尽了家长的心血和财富,也耗尽了儿童的时间、精力以及对学习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心,无限竞争无限投入,培养出越来越多缺乏责任感、好奇心、创造性、内躯力的孩子。 

教育内卷化主要对城市白领和中产影响巨大,甚至反向抑制他们生一胎二胎,更别说三胎。课外培训班和学区房是教育内卷化两大最重要杀手。这也是大家抱怨“养不起”的最大原因。有人说,穷不是最好的避孕药,教育才是。这是对教育内卷化的最形象解读。 

最近年轻人“躺平”的话题高烧不退,背后是不可忽视的生存焦虑。与其说是中国年轻一代也进入了日本式的低欲望时代,不如说是无奈之下被动降低需求,不结婚,不生养,不消费……对微观个体来说,这是理性选择,也是个人自由,但从宏观层面,却会严重伤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教育内卷化,培训班盛行和学区房崇拜只是结果。原因方面,则既有主观方面的中产焦虑(生育意愿较高的两个阶层:富人阶层和较低收入阶层反而不那么焦虑),也有客观方面的基础教育资源安排不够科学、公平、合理,以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指挥棒把学生变成标准件问题迟迟未解,两个方面的客观问题互相激荡,又使培训班问题和学区房问题不断自我激化。 

我赞成智谷趋势(2021.5.31)《风向标变了!比起放开三孩,政治局会议释放出前所未有的重磅信号》作出的三大猜想: 

第一大猜想:课外补习班机构将倒掉一大批。 

第二大猜想:教师轮换制或将大面积试水,学区房价值大打折扣。 

第三大猜想:高彩礼将成为历史,一场移风易俗的婚姻改革即将展开。 

除此之外,我认为应该彻底改革高考指挥棒全国(全省)一张试卷把学生变成统一标准件的问题,鼓励民间办大学,鼓励各大学自主命题(或出于成本考虑联合命题)自主招生,真正实施择优录取、因材施教。其不仅可以让高等教育成为服务业增长的重要一极,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奠基意义。 

中国企业家尤其是南方企业家历朝历代素有捐资办学的传统,求才若渴是基本底色,毫不要担心录取不公平或高学费问题。 

以色列的学生就没有统一高考,高中毕业先去参军三年(有丰厚的薪水),然后周游列国一年,再回来申请大学,自己知道要什么,方向更明确。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全面大众化,已经完全有条件实现从注重人人“机会平等”的表面公平,向注重效率、注重发现发展和发挥学生个人才能的方向转变。其实,在任何领域,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没有因材施教的珍惜学生才能,教育就对学生严重不公平。 

由传统知识灌输型教育向现代自我发现型教育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6】

 严厉打击学区房和校外培训班,对丁克家庭和只敢生一胎的城市中产,在生育观念上影响比较大。而户籍制度改革、就地上学和就地高考,则对大量原本生二胎的农村进城流动人口可能影响较大。如果全面实施大学自主招生,则反过来对全社会的教育观念、教育成本影响也都会很大。 

至于富人阶层,养育成本不是问题,规避生育限制的方法也比较多。比如很红的法学教授罗翔讲到的:一个人同时和8个人结婚,但是都不办结婚证,并不违法。

 而随着不结婚的人越来越多,人权保护越来越完善,非婚生育的孩子,和婚生孩子,在落户、上学、高考、就业等方面,法律、政策也必是一视同仁的。 

【7】 

社会福利政策对生育的影响也巨大。 

吴晓波频道《万能的经济学,能解决不想生娃的问题吗?》写道: 

有实证研究表明,生育率和财政对有孩家庭的补贴密切相关。大约每提高0.1个孩子,就需要额外的1%的GDP用于家庭福利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真的非常“贵”。单独用生育补贴来促进生育不太现实——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3,如果要提高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0,就意味着需要相当于7%GDP的财政补贴,而这一点目前没有什么国家能做到,显然不太可能。 

稍微便宜一点的是完善幼儿入托机制。欧美发达国家的孩子往往从六个月开始就可以入托儿所了,父母也就可以相当程度上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工作。而中国在0-3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照顾发展还不够充分,入托率不到5%,这意味着很多父母不得不自己投入巨大的精力,牺牲职业前景来育儿,这反过来也打消了年轻人生育的愿望。从数据上看,入托率每提高20%,大约能让总和生育率提高0.1左右。 

男女在职场上受到的对待越公平,受到生育的影响越轻,生育意愿就会越高。在平权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北欧,总和生育率就高于男女就业率差距较大的韩国、希腊和意大利。考虑让父亲也能休产假,就减少了用人单位对适龄女性的就业歧视,反过来会增加生育意愿。 

【8】 

房价对生育率也会直接造成影响。同样上述吴晓波文章提到:有研究表明,房价每上涨1000 元,初次生育年龄将提高0.14到 0.26年。根据人民大学葛玉好和张雪梅两位教授发表在《人口研究》上的一篇论文,房价每提高1000元,生育一孩的概率将降低1.8%到2.9%,生育二孩的概率将降低2.4%到8.8%。这个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在人口逐渐向一二线城市集中,高房价问题长期无解的背景下,打击投机购房,实现“房住不炒”,绝非权宜之计。即使将来有条件对生育二胎三胎给予更多的购房指标和购房、租房税费返还和财政补贴,“房住不炒”都将是一项长期国策。希望大家看情大势,做好准备。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一张主席台照片 透出不寻常信号
2 深圳副市长落马 “北极鲶鱼”爷爷终于处理
3 两会后,风向变了,很多人没发现
4 恶有恶报?中国首次跌出排行前5名
5 铁心跟定普京 中国多省出现“奇景”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揪出来了!燕郊大爆炸元凶现身
2 一张主席台照片 透出不寻常信号
3 上海突击检查,大量女性受害…
4 市委宣传部女干事给书记生下私生女,惊动中
5 两会惊天之变:西方觉醒之际,习挥刀自宫
6 深圳副市长落马 “北极鲶鱼”爷爷终于处理
7 北京胡同一景:“国家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8 中美悄悄延长了这份协定…释放什么信号?
9 彻底凉了!?美国官员竟对中国说出这种话…
10 两会后,风向变了,很多人没发现
热门专题
1
中共两会
6
台湾大选
11
火箭军悬案
2
中美冷战
7
李克强猝逝
12
台海风云
3
以哈战争
8
中国爆雷
13
战狼外交
4
乌克兰战争
9
李尚福出事
14
普里戈津
5
万维专栏
10
秦刚失踪
15
涿州水灾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中国梦未来五年,十年和三十年 文庙
2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3 中文的突围,从打字机到人工智 思芦
4 辛峰:保守党大幅领先 搭顺风 万维网友来
5 杀一个无辜的人而救更多的人, 平等性
6 所谓照片的“历史在场”与“有 湮灭之城
7 中国的正驾驶打瞌睡了! 雨村
8 抹杀个体不仅意味着消沉更是灾 施化
9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万维网友来
10 秦刚案“内情”传达到副军级 雷歌747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中国不适合多党轮流执政 鲁迅九
2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3 俄乌战争:第四辆美式M1坦克被 随意生活
4 为什么不可能有第二次改革开放 三都瓠瓜
5 中国梦未来五年,十年和三十年 文庙
6 回复博主must:见海阔_天空的 高鹏
7 好文分享:美国真的没有改变中 艺萌
8 俄乌战争:俄罗斯打持久战的四 随意生活
9 美国为tiktok立法 白草
10 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相比较,到 爪四哥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