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继康美药业、康得新之后,中信国安因连续7年财务造假被中共证监会处罚。与前两家上市公司不同的是,中信国安是中共央企旗下的子公司。
决定书称,针对中信国安子公司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存在虚增利润、虚假信披等行为,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人民币,下同)罚款;对中信国安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孙亚雷,时任中信国安副总经理李宏灿等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
决定书称,中信国安前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中信国安)在2009年4月召开销售专题会议,在预计当年销售收入约为4亿元的情况下,为完成10亿元销售目标,决定采用预售方式完成业绩,同时按照10%价格让利和同期商业贷款利率支付客户预付款利息。在青海中信国安纳入中信国安合并报表的2009年至2014年期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5.06亿元,累计少计财务费用5.06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10.13亿元。
此外,中信国安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分别将所持青海中信国安控股权及剩余股权转出上市公司体系。青海中信国安与10家客户签订保利、计息预售氯化钾合同,因账面虚增收入、少计财务费用,造成2015年1月至6月虚增净利润0.68亿元,导致2015年中信国安账面投资收益多计0.33亿元,占当年中信国安投资收益的6.24%,利润总额的8.56%。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国安集团曾是中共央企中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中信国安集团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信集团持股降至20.945%,但还是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中信国安背后仍然保有国资背景。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信国安股价节节攀升。但从2017年之后,中信国安股价一路下滑。目前,每股报2.28元,市值仅有89亿元,较2017年的巅峰时期554亿元的总市值缩水465亿元。
经营陷入困境,中信国安选择以卖资产的方式回血。
5月6日晚,中信国安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为盘活存量资产,结合自身资金安排,全资子公司视京呈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方式择机出售江苏有线部分股票。
中信国安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营收23.58亿元,净利润却亏损高达26.35亿元。公司2021年一季度营收6.04亿元,同比减少11.92%,净利润亏损4,453.61万元,同比减少14,789.18%。
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周亚珠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截至目前,粗略统计,大约有近两百名股民打算向中信国安提起索赔诉讼。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4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5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8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北京突然出手 考验川普的时刻来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