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面对西方压力习近平为何不为之所动?

www.creaders.net | 2021-06-24 11:39:47  德国之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拜登出任美国总统,采取了同前任川普不一样的对华战术。他没有四处出击,而是尝试与西方盟友建立对华统一战线。不过,为什么至今没有迹象显示出习近平会屈从于西方的压力?问题需要在西方自身上寻找。德国《商报》提醒德国保持独立性,不然也会重蹈巴基斯坦的覆辙,面对中国国内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只能噤若寒蝉。    

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之后,延续了川普时期的对华强硬路线。唯一的区别就是拜登要拉拢盟友遏制中国势力做大。从两个星期前拜登上任以来的首次欧洲之行就可以看得出来,一路呼朋唤友,每一场峰会的主题都离不开“中国”。

不过《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的一篇题为《优势地位?》(Position der Stärke?)的评论指出,“习近平并不为之所动。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显示出国际压力会让习屈从修正现有的路线”。评论列举中国在香港、新疆、台湾、新冠病毒溯源的问题上,态度都没有发生改变。

评论写道:“由于中国体制的保密性,这种政治机构展示实力的成本上升是否会加剧人们对党和国家领导战略的怀疑,外界无法做出判断。然而,可以看到的是,来自西方的批评正在帮助习近平将自己塑造成中国利益的保护者。他似乎已经成功地让大部分人相信,所有针对中国的批评都带有阻拦中国在国际社会拥有合法地位的动机。”

评论指出,“如果拜登把与中国的冲突说成是21世纪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对决,这样做的意义微乎其微。将焦点缩小到体制的竞争就会不必要地剥夺了拜登的回旋余地,同时还让中国领导层更乐于相信中国会遭受与已解体的苏联相同命运的想象。 对意识形态差异的关注也会让那些不能被称为完美民主的国家遭到排挤,实际上它们在阻止中国违反规则方面却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例如菲律宾和越南,以及正变得越来越专制的印度。中国在世界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毕竟不是基于其政治制度的吸引力,而是基于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不断上升的军事力量。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许多国家根本没有能力公开反对中国。

评论写道:“即使在西方也很难同仇敌忾,正如美国和欧洲在对空客和波音的补贴争端中达成的协议所显示的。白宫乐于称赞它是对‘来自中国的共同挑战’的回答,但与此同时,空客和波音依旧依赖于中国——世界上最重要的民用飞机市场。所以这个问题是复杂的。习近平对这些情况十分了解。如果不久之后正如美国宣布的,拜登要和习近平见面,那么习会认为自己处在优势地位。”

巴基斯坦——德国的前车之鉴

《商报》发表的一篇题为《巴基斯坦的例子告诉我们:中国如何无耻地利用其它国家对它的依赖性》(Das Beispiel Pakistan zeigt, wie China Abhängigkeiten schamlos ausnutzt)的评论提醒德国认真反思,防止未来自己也陷入这种困局。

文章指出,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对外以打击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斗士自居,但是在涉及到中国境内维吾尔人人权遭侵害的问题时,他就保持沉默。

评论称:“他(伊姆兰·汗)一点都不否认自己是因为钱的缘故在批评中国的问题上态度谨慎。这个星期他在接受采访时甚至强调,中国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帮了很大的忙,所以他更愿意关起门来同中国商谈一些问题。”

评论指出,“政治人物出于对与亚洲最大经济体的经济关系的考虑而对批评共产党持保留态度,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的近邻身上。德国基民盟总理候选人拉谢特(Armin Laschet)本周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宣称,他不确定 ‘在公开场合大声和咄咄逼人地谈论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是否真的会推进改善’,这听起来与伊姆兰·汗的说法没有什么不同”。

评论写道:“当然,与中国维护良好的关系对德国经济非常重要。但更符合德国的利益的是,永远不要变得如此依赖一个国家,以至于都不敢明确指出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德国还能保持它的独立性,也正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独立性。”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