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最新对本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行动,令外界一头雾水。这是否意味着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产业政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
《商报》发表评论称,习近平前不久谈到中国的经济政策时,还对数码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赞不绝口,但他同时也强调,实体经济才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商报》这篇题为《中国的数码经济正在走向绝路》的评论写道:
姑且不论德国停滞不前的数码战略是否能发挥榜样作用,中国的21世纪工业强国愿景中一方面低估了企业在数码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一方面又强调了实现技术层面自给自足的政治意愿。习近平的‘双循环’计划经济就是要做到减少对外部世界的依赖。
任何一个想成为经济强国的国家都无法放弃本国的工业基础。美国总统拜登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才会不厌其烦地强调复兴传统的工业政策。他下令核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目的就在于,要将芯片和电池等核心产业留在美国境内。”
评论认为,在中美就核心技术领域展开的竞争中,北京显然对平台经济在数码转型中的意义产生了误判。
评论以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平台经济的成功典范为例,说明这些企业在美国国民经济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评论写道:
“平台经济正在所谓的‘老经济’行业中扮演起了核心角色。站在计划经济指挥塔中的习近平未能认清工业界的这一革新趋势,并不令人奇怪。
数码转型的核心是一个由无数企业家大胆创新的微观经济过程。有鉴于此,北京现行的工业政策很可能会走进一条死胡同。对于那些想模仿中国发展模式的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警示信号。”
中国和澳大利亚虽然政治体制截然不同,但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都采取了“零容忍”策略。目前随着两国疫情都出现了死灰复燃迹象,政府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法兰克福汇报》就此写道:
“尽管两国的政治制度截然不同,但对北京和堪培拉来说,防疫措施能否见效都至关重要。由于反复实施停摆措施,澳大利亚民众的忍耐正在接近极点,尤为令民众不满的是,悉尼市仍在不断扩展限制措施,而疫苗接种的进展又差强人意。一年半以前就已实施了关闭边境的政策,但迄今为止仍有三万八千人滞留国外,原因是澳大利亚没有足够的隔离实施收留这些人。
拥有无限权力的中国共产党也需要证实其‘零感染’策略是个正确的选择。202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开动宣传机器,举行了战胜疫情的盛大庆典。按照当时的说法,战胜新冠疫情是中国政治制度的胜利。然而,随着德尔塔变异病毒的传播,能否保住这个胜利果实又被画上了问号。”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3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4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5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6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7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8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9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10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