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墙内媒体冰川思想库:2018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在接受国会关于生育政策的质询时表示:“生不生孩子要交给本人来选择,但是我们要为了想生孩子的人创造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
在此之前,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说了一段在日本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的话:“不生孩子的人是自私的”。
很多中国年轻人对此可能觉得不以为然,他们的理由和安倍一样政治正确:“生不生孩子要交给本人来选择”。
但是,不少人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安倍的最后一句话:“我们要为了想生孩子的人创造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
很显然,当下的中国恰恰缺的是“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对此,即使倡导“反婚反育”的人群也很难否认,事实上,这恰恰也构成了“反婚反育”的社会基础之一。
01
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中国提振生育率的路径其实非常清晰:大力加强各项生育福利。
那些对生育福利的作用持悲观态度的人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生育福利长期缺位,那些在发达国家看来司空见惯的福利措施,对中国家庭而言很可能意味的是“强刺激”。
或者说,有没有用我们先不急着下判断,先施行着再说。
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使不考虑提升生育率这个功利性目标,很多生育福利本就是文明社会应当具备的基础公共服务:难道就因为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政府就不应该给每个孩子提供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学位么?
更不要说,孩子在大城市异地读书权,婴幼儿免费医疗,这些本就应该落实的公共服务。
在提振生育率上,的确有很多充满争议的政策,比如孕妇的产假过长是否会冲击女性的就业率等等,坦白说,这些问题在发达国家同样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但我们至少可以先把那些显而易见且没有争议的“社会环境”短板补齐。
当然,这又涉及到新增财政支出这个问题,特别是在最近公务员减薪传言不绝于耳的情境之下,讨论全面增加生育福利,似乎是过于装外宾了。
但是,加强生育福利,是提振生育率讨论的一切基础,是绕不过去的。
不想花钱还想提升生育率?很遗憾,这世界上并不存在这么高明的生育PUA。
当然,似乎也有一些相对省钱的方案。比如,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刺激生育的成本过高,大城市的中产父母们在调侃中提出的“政策包”动辄是百万级的,什么购房资格,什么买房打折,什么重点中小学学位,很多甚至是钱本身都无法搞定的。
前不久,四川省攀枝花市宣布为二、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
按照我的理解,同样是刺激生育,三四线城市的刺激成本显然低得多。一方面,在生活成本相对低廉的人口流出地刺激生育,然后在成年后再作为流入人口进入大城市;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通过转移支付在实质上承担中小城市的“生育鼓励金”。
这样做尽管在未来还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但至少就刺激生育率的性价比而言,似乎是一条逻辑自洽的思路。
02
鼓励生育的钱从何而来?政治正确的说法是国家税金,政治不正确的说法是单身(丁克)税。
很少有国家会把单身税这个涉嫌歧视的说法挂在嘴边,但鼓励生育的税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既然生娃家庭是被补贴的对象,那么,单身者就自然是这笔费用中很大一部分的最终承担人。
作为一个常识,(生育)福利不可能从凭空产生。这其实就是一个话术问题。大部分社会固然不会直接对单身者收取某种特别费用,但如果全民都征收一样的税,然后通过生育福利将部分税收返还给有娃家庭,这在实际上就是一种单身税。
更何况,几年前中国开始执行的“综合所得计税”,在征收端就已给了有娃家庭提前扣除子女教育费用的“福利”。
从逻辑上说,如果中国未来真的大力加强生育福利,那么“单身税”的征收力度也会同步大力加强。
仅从经济上而言,生孩子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件极其不划算的事,即使生育福利得到数倍提升,也很难完全覆盖这笔费用。事实上,很多拒绝生育者的理由之一就是:生孩子会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那么,在加强生育福利这个潜在的前景中,有娃家庭特别是多娃家庭的生活负担将会得到部分减轻;而对于单身者和无娃家庭而言,他们的生活水平将由于单身税的提高而相对降低。
此消彼长之下,有娃家庭和单身者的“经济感受”将逐步趋同,经济差距将得到缩小。
直白地说就是:通过单身税和生育福利的调剂,有娃家庭和单身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共同富裕”。
更直白地说就是,单身者(无娃家庭)在为有娃家庭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育儿费用。
国内单身者也不必感到愤愤不平,这不仅是国际通则,也是某种对未来的投资:未来没有了足够的孩子,谁来为你养老?
03
在发达国家,单身税是一个现实,但不是一种公开言说,这不仅可能涉嫌某种歧视,也可能因为过于直白而让这笔税收的收取充满了争议性。
但是,在中国生育率走向超低的情境下,在国内反婚反育舆情蔚为成风之际,我个人倒是认为,作为某种提振生育率的权宜之计,中国社会不必讳谈“单身税”。
现在反婚反育最有力的话语体系还是如“谁傻谁生“类似的话。这种话语体系的力量不在于话术,而在于实质上就是如此。
那么,作为价值观上的对冲,将单身税的概念捅明,将“不想生的人出钱帮想生的人养娃”这个说法传播至民间社会,在这个阶段可能是利大于弊的。
生娃给一万福利,你觉得不够对吧;那不生就收你一万给那些想生娃的人,那么,一来一去,生育成本就要重新核算了吧。
如此,很可能在民间形成这样一种“生育友好”的舆论氛围。
老人对儿女说:“你们不生傻吧,以后帮人家养孩子”,这难道不比诸如“不生老了没人照顾”、“有孩子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这些陈腐且不成立的话语体系更有力量么?难道不也比 “强化年轻一代生育责任”和 “不生孩子的人是自私的”这样自上而下的政府说教话语更有力量么?
更何况,无论你喜欢与否,单身税本就是一个客观存在,但以中国民间的知识水平而言,他们恐怕无法自发地理解如此复杂的概念。因此,坦诚相待地将单身税的概念通过公共传播传递给包括年轻人和老人等各个世代,然后再让他们自主决定是否生育,可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意志”。
我促狭地想,如果万一反婚反育的人很愤怒地站出来说:“这不公平”,那么,提振生育率这事就算办成了一大半。
我分明记得,有人说:在中国,生孩子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有人说:谁傻谁生?
如果一个社会让想生娃的人显得很傻,那么,这也是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不公平。
我们要为想生孩子的人创造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
这句话,与“生不生孩子要交给本人来选择”同等重要。(作者: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张明扬)
人口减少,这些地区拉响警报 | 中国“最能生娃”省份排名出炉 |
人口越来越少 中国区县合并潮来了 | 中国13省公布人口数 中西部多净流出 |
中国城市10万人民币补贴生3孩 女权人士不满 | 中国在呼和浩特推生育补贴 料将全国落实 |
江苏人口数据吓人 引舆论关注 | 网民发文:妇产病区18间病房 只住了4个孕妇 |
中国博主发现人口巨减 马斯克版AI捅破大秘密 | 中国结婚锐减暴露惊人的人口危机 |
不结婚就滚,山东企业新规惹争议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这份关于中国的民调出乎两党意料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