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中共媒体多维报道:12月21日,习近平在给厦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贺信中,特别强调,肯定厦门“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看似平凡无奇的贺信,其实隐含北京对于整体产业经济,两岸能更深融合之期望及规划。
自从2016年两岸在政治上日渐对立之后,厦门成为几次焦点,2018年厦门海沧区开出数十个“社区主任助理”职缺,试用期月薪约合10,000元人民币左右,不论是以厦门当地还是以台湾的薪资水平而言,并不算低,那时厦门就已有40多名台湾人任该职。
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到大陆生活,在这件事情上过去数年台湾挡、大陆推。而很现实的就是,许多事情,本来就很难挡住。
厦门搭上的“中央顺风车”
在整个中国大陆,率先大规模地让台湾籍人士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的是厦门,而针对台湾青年的“就业创业基地”,最广为人知的,也是厦门自贸区,其扶植政策是大陆所有城市中落实得最完善的。这背后去除厦门与台湾本身在地理和文化上的相近之外,主要还是配合北京的对台大方针。
比如在2017年,大陆中央就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而后国台办于2018年2月公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普遍被称作“惠台31条措施”)。其实比起“惠台”,更精准的说法是给予“同等待遇”,大陆籍人士能做的工作,最大可能地许可台湾籍也能做。
厦门广招台湾籍的社区主任助理,就是搭上了中央顺风车。其一,台湾的社区治理经验成熟,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的一些人本身在台湾就是专业对口的人才。其二,就是落实同等待遇,改善过去在大陆的台湾人讽刺的:“平时称你中国人,找工作时就是外国人”之现象。
从厦门的案例中就可以看出,所谓启动统一进程,不仅是军机绕台,更是台湾人才、企业、产业与大陆融合的全面进程。这点更并非“大陆在统战,民众当心”等政治喊话便可以阻挡。
展望2022年
2021年11月,还未到年底,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就创下新高,超过2020年一整年。蔡政府的“经济脱中”明显失败,台湾产业与大陆的紧密融合,势不可挡。
从这脉络也可以明白,为何两岸经贸协议(ECFA),在两岸政治对立的当下,大陆没有切断。
展望2022年,国际政治的风波持续,美国以台湾牌为遏制中国的筹码不会停止,在台湾内部“倚美抗统”仍然持续。
美国瘦肉精猪肉甫进口台湾,“进口日本核食,才能与日本谈经贸协议”之声音立刻涌现。
台湾急欲打破“不处理两岸关系,就走不出去”之局面,大陆民意对台湾也越来越难谅解。武统声音甚嚣尘上,但大陆政府态度仍将明确:百姓与政府,分而待之。
众所周知,大陆对台“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如何更软?比如,持续开放更多台商、台企参与大陆国家建设之重点产业(2021年不少台企参与了大陆“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持续落实一般台湾民众在大陆之同等待遇。
那如何更硬?11月台湾远东集团遭到开罚,而后与台独切割,是先例,但不会是最后一例。除了政治和外交的反制之外,对于在大陆获利的台商和台企而言,“切割台独”的后续效应仍然持续,北京未来也不排除出台更多措施。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姜昆加拿大籍徒弟大山 终因冯巩一句话离开 |
2 | 中国首席经济学提质疑 习近平震怒 当即下令 |
3 | 中国突发“开门”重磅信号 |
4 | 开除190多个印度高管能救美国? |
5 | 中国各地纷纷告急 多国警告:与大流行如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被送精神病院 |
2 | 2025,网曝荣氏家族全家移民加拿大 |
3 | 中国房地产突发重磅利空 |
4 | 风向变了?山东率先宣布 |
5 | 要变天!张又侠已掌控了警卫局 |
6 | 震撼,习近平昨天终于认账了 |
7 | 今年开天辟地的大新闻 透露惊人信号 |
8 | 姜昆加拿大籍徒弟大山 终因冯巩一句话离开 |
9 | 惊呆!姜萍归来,画风大变 |
10 | 新发展:张又侠已掌控北京局势?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