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刊登中国学者文章,内容直指官方应考虑于现在或5月逐步改变COVID-19清零策略,中国现已具备与病毒共存条件,清零手段成本高昂、占用过多资源。
自然医学于5日刊载“中国可以准备结束清零政策”(China can prepare to end its zero-COVID policy)一文,作者为中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继明(专长于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等人。
作者强调中国现已具备与病毒共存的条件,因为民众大规模接种疫苗、感染免疫和病毒变种致病率降低等因素。内文指出,在2022年3月15日之前,中国COVID-19致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为0.008%;低致死率可降低社会恐慌。中国疫苗覆盖率现达85%,平均每人接种约2.2剂;现下所流行病毒变异株Omicron是高传染力、低致病性。
内文表示,转与病毒共存带来许多好处。中国对于疫情采清零手段,成本高昂且占去大量公共卫生资源,转与病毒共存可以找回COVID-19与其他社会经济问题、其他疾病防治间的平衡。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前提下,与病毒共存将可以透过反复的自然轻度感染带来强大的群体免疫,以对抗病毒变异。
作者在文中坦言,中国人口众多,甩开清零政策总方针的最大挑战是接下来几个月内病例数量恐会激增,这会使医疗系统不堪负荷,也会大大拉高COVID-19致死率。目前日本、韩国和香港的疫情处于高水平传播,应作为自然试点实验密切观察;不过香港COVID-19疫苗接种率低,尤其是老年人,这可能导致当地的疫情较为严重。
因应清零政策准备结束,作者在文中建议,积极地、广泛地发展线上医疗服务,使轻症患者可以待在家问诊,这能减低医院压力、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中国必须储备抗病毒药物、个人防护设备、N95口罩和人工呼吸机;另也应考虑中药救治,中药在中国社会别具意义,其可能有助于缓解轻微呼吸道症状。截至2021年6月,中国已建成1600多家线上医院,用户数逾2.39亿。
作者在文中强调,中国应该考虑在2022年4月或5月逐步改变清零做法,在这个时间点,疫苗接种免疫力不会下降太多,大部分地区会变暖。部分证据显示,COVID-19在较温暖月份传播力较低,此时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合并感染也较少。无论清零政策何时改变,都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