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学者质疑PCR常态化 登媒体热搜榜首引联想

www.creaders.net | 2022-06-06 08:00:20  中央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民众对官方实施的频繁核酸检测,早已感到不耐与质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为此公开撰文,直指各地政府不能为规避责任、谋求速效就无限度、高频次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成为热议文章。

赵宏这篇以“法治的细节─关于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法律问题”为题的文章,5日傍晚在澎湃新闻发表,今天迅速成为其单日热搜排行榜第1名。

由于这篇文章对中国部分地区动辄实施高密度核酸检测(PCR)公开质疑,却能在媒体公开发表。加上中国国家卫健委5日针对各地防疫乱加码而宣布的“九不准”措施,受到高度关注,也登上澎湃新闻单日热搜第3名,引发中国民间对“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是否受到挑战的联想。

赵宏这篇文章,首先以吉林省四平市日前引发强烈争议的“两次以上不做核酸检测行政拘留10天,并罚款人民币500元”为切入点,直指这种作法在中国并非孤例。

他指出,传染病的爆发流行,仅属于中国相关法律中所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时各地进入的也只是“应急状态”而非“紧急状态”,这两个概念要严格区分。

赵宏直指,“紧急状态”是非常法律状态中的极端事例,会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和个人权利产生极大影响,只有不得已才会采取。这也说明地方政府“无权擅自宣布该地进入『紧急状态』”。再依此法理推断,“不测核酸就拘留”根本无法适用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的相关规定。

赵宏直指,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法律风险不少。首先是政府为此耗费的巨额经济和人力成本。全员核酸消耗的经济成本肉眼可见,但各级政府如何支付这笔开支却鲜少有明确说明,是否符合预算要求也处于黑箱之中,这也给公众监督带来困难。

其次,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利益驱使所导致的核酸检测造假事件频发,这同样跟讯息不透明、监管不力有关。最后,常态化核酸检测对普通人造成沉重负累,而政府为推行也须付出高昂执法成本。

赵宏强调,上述问题都引发大家思考,如何科学确定检测频次和筛查范围,而不致使核酸检测经由常态化,滑向“资源浪费、收效甚微的过度化”。

他并引用中国国家卫健委5月20日关于核酸检测的回应说,“常态化核酸检测是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决定的,并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和人口千万级城市;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均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检测频次由当地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防控需要,因时因势确定”。

赵宏强调,由此来看,如何确定核酸检测的频次和筛查范围,各地政府需根据当地的疫情趋势进行综合研判后进行妥适权衡,不能为规避防疫责任、谋求“短平快”的效果,就无限度、高频次地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尤其是不能不假思索,就将核酸检测与公民的个人自由与法律责任互相捆绑。

他直指,任何公共政策的确定和选择,背后都关涉个人权利和社会成本,这也要求政府在决策时应谨守“科学、理性和审慎”的态度,由此才不至于使某些“僵化过度的政策选择”,最终造成“不可控的负面效果”。

赵宏最后说,在疫情防控中,中国政府总是倡导民众“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出城”。其实在目标设定和手段选择之间理性权衡,不用过度手段去追求行政目的,也“同样适用于政府的决策选择”。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5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