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清华毕业生:农村再无北大清华

www.creaders.net | 2022-06-29 09:52:22  白如冰/环球日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本文作者白如冰,出身于陕西农村,毕业于清华大学,他现身说法,说明了地域、家庭等出身差异,如何产生教育资源的分配差距,以及如何扩大了这种差距。

清华毕业生:农村再无北大清华

最近很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北京的学生考清华北大很容易,那么考入清北的北京学生和那些外省学霸们相比,水平到底有差么?如果在进入北大清华之后,地域的差异并没有影响个体的发展高度,是否意味着现有的选拔制度是合理的?

我有必要开宗明义地讲一下,我只是陈述我这些年的见闻。我老家在农村,初中就读于一家小县城中学,高中来到省会城市,大学考到北京,大学期间还辅导过学生,我亲身体验到了中国各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差异。

至于社会是否公平,制度是否合理,不在我讨论范围之内。所以如果你觉得我描述的现象不公平,那也请你想清楚,我,就是你所说的不公平遭遇的实际经历者、承受者。

我相信我的答案还是道出了一些人的心声的,所以我也希望有的人不要把赞同我的回答等同于维护这个制度,谢谢。

作为一个外地考生,我曾经一厢情愿地以为,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生名额多,所以北京学生比起我们一定弱爆了,你们有啥了不起啊,信不信来陕西我分分钟考死你啊。呵呵,老子来清华了,你们就等着给我们垫底吧。

结果实际上,北京学生的表现整体上是比较优秀的,而且实际上名牌大学里比较容易堕落垫底的是小县城学霸……

小县城教育条件落后,学霸为了考入名牌大学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要多于京沪大城市学生,兴趣爱好、视野就逊色了。

有不少人质疑才艺的作用,并且玻璃心地认为我说大城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艺,所以素质更高更应该被录取。

才艺最重要的价值不是拿来比较考核,才艺最大的作用是丰富学生生活,让人快乐起来。

我说小县城学霸容易缺少发展个人才艺的机会,不是说他们素质低人一等,而是他们太容易把考第一当作自己唯一的爱好了,但是当他们到了强手如林的名牌大学,第一名离他们远去之后,太难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了。

有种观点很有趣,意思是说“从落后地区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天赋上自有其过人之处,所以……”

这句话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但以我多年来的实际观察,对来自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考入名校的学生而言,这种想法带来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

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相信自己的杰出而是接受自己的普通,不是盲目相信自己在中小学时代神话将会延续,而是从独立完成每一次作业、跟上每一堂课开始做起。

而他们的普通,并不是彻底的泯然众人,而是在优秀环境中的普通。但是的确有许多人没有完成从“英雄”到“凡人”的心态转变而堕落。但只要坚持下来的人,最终取得的成就还是不错的,但是在他们所比较的环境来看,他们取得的成绩依然是“普通”的。

而北京学生的优势在哪里?视野、才艺这些容易引起争议的,我就不说了,只说学业。

北京在基础教育上的优势之大,是我在外地的时候难以想象的。

我曾经在北京一家教学机构长期辅导高中生参加物理竞赛,也带过多年的家教,北京优秀的中学生的水平真是好的出人意料。

而且我发现,尽管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生名额很多,但是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的北京土著家庭,却很少有孩子考上清华北大。

就我在北京的生活经验来讲,尽管清北在北京的招生比例远高于外省,但是对于很多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而言,清北还是那样遥不可及。

甚至可以讲,清华北大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多数被那些早些年通过自己努力考入北京、留在北京的外地人的后代所瓜分——这些新北京人很多是早期县城的学霸。

我在清北认识的北京同学,大多数父母教育程度都很高,就职于北京的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

你只要想想,每年有多少学生考入北京的高校,然后留在北京继续发展就可以理解,北京的学生家长这个群体相比外地学生家长这个群体,在教育程度上的优势是不断扩大的。

清华北大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有不少因为就业的压力选择当中学老师。我当年在做物理竞赛的时候,老师把很多题目讲的绕,而我吃透这些题目后就非常简洁直白的做了出来。我在给我的学生讲的时候,学生就会觉得这题目原来这么简单直接。

其他人反复提到一个事实,就是北京高考题难度比较小。但是北京的尖子生日常训练的题目,难度绝对是不小的。而且水平较高的老师往往把难的东西讲解的很简易,所以北京的尖子生也往往自以为自己学的东西很简单。

学习好的学生不是刻意教出来的,但是往往是熏陶出来的。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父母、老师熏陶出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太多了。

北京学习最顶尖的学生是非常强的。而且近年来的趋势是北京最优秀的学生,选择直接出国,而不是上清华北大。

最后,我对那些即将进入清华北大的外地考生,特别是小县城的考生说:你们的确比北京考生付出了多得多的努力,但是你们多出来的努力并没有用在学习新知识上,只是重复性的训练以求少犯错误而已,而你们将来的北京同学,有不少已经在大学的课程上走了很远很远了。

声明三个要点:

1、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我并没有表达“北京人考清华北大更容易是合理的”这样的观点。

2、那些认为科举给了寒门弟子机会造就了社会公平的人都没有认识到,古代农耕社会下,能读书接受教育参加科举的人,普遍来自士绅阶层,他们的家庭条件比绝大多数人优越太多了。所谓的寒门弟子,也是和皇亲国戚相比的。把科举理解为现在交百十块钱就能参加的高考,实在是太不了解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了。

3、中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确有一段基础教育的黄金年代,但是这段黄金年代即将成为历史,落后地区和大城市在基础教育上的差距,是在不断拉大的。

我的父亲当年在陕西的一个农村读书,而他的高中数学老师,是西北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为什么?文革。

很多本来大有可为的知识分子,被迫劳动改造。但是颇为黑色幽默的是,这又让很多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误打误撞地接接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比如我的父亲。

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在运动中卷得太深了,而我父亲这样落后地区的人,反而有了安心读书的时间,并且在被下放的知识分子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父亲这代人,在高考之后很快就崭露头角。

而我父亲这代人在考学的时候,城乡二元制是很森严的,农民是农民,干部是干部,许多来自农村的优秀的孩子,因为急于摆脱农民身份,加之信息闭塞,报考的志愿往往严重低于他们的水平。很多本来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误打误撞成了小县城的中小学教师。

他们凭借扎实的功底,创造了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第二波奇迹。我清楚地记得,我初中的时候一个中年化学老师,做初中数学竞赛题,如同砍瓜切菜,比很多年轻的数学老师都要熟练。

但是这第二波奇迹,也在逐渐离我们远去。因为小县城出现这样优秀的老师,会很快被大城市的中学挖走,而且这波人,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以陕西为例,曾经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在各个城市、县城是比较平均的。

但是这些年,清华北大在陕西的招生名额日趋被几所超级中学垄断,而周边的小县城,年级第一能考个西安交大就谢天谢地了。

而那个小县城基础教育的黄金年代,是以无数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扎根在基层从事基础教育为代价换来的。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恐怕再也不会发生了。

所以,奇迹之后,再无奇迹。

农村再难出现北大清华......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5只鸡过河视频一夜爆火!没想到被鸡上了一
2 只“装”了一天 北京又变脸
3 赖清德毫无顾忌说出这话,北京定要气炸
4 彭丽媛高升?习近平未必信任她
5 病死率30%!新冠还没完,武毒所又出“新货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2 习当外商面反驳李强 蔡奇新角色引关注
3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4 惊传北京招商银行倡议书:“北京危急 生死
5 近3万公务员被赶出北京
6 天天一杯牛奶 夫妻俩确诊肝癌 医生告
7 三个数字藏凶险 或将有大事发生
8 俄罗斯给恐袭定调了!幕后黑手就是…
9 罕见!中国总理李强承认了
10 习近平当场喊话 正谋划实施重大改革举措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4 曾华
5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6 曾华
7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8 曾华
9 曾华
10 宋国辉:封杀TikTok最严厉的是 万维网友来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中国还有希望吗? 山蛟龙
3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7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8 就第一夫人彭丽媛的风衣侃几句 体育老师
9 穷人,更缺的是自由而不是钱 施化
10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