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原主任高福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他的团队开发的一款抗新冠多肽药物即将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款名为HY3000鼻喷雾剂的抗新冠多肽药物,是中科院微生物所与翰宇药业共同开发的,是中国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广谱多肽药物。
12月2日,HY3000鼻喷雾剂正式获得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临床试验审查批件。高福表示,一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这款药物具备高活性、高抗病毒效果,兼具广谱性和安全性。
在新冠疫情三年中,高福一直呼吁科学家和疾控部门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培育公众的认知。“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科学循证、公众理解和参与以及行政决策三者不可缺一。”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要有科学基础,而行政决策必须要务实。”
高福表示,两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预测“新冠病毒不会消失”,未来疫情防控的目标将强调“清病不清毒”。“也就是我们要把新冠疾病尽量控制住,而不是把病毒清除掉。”高福说道,“未来抗疫我们要坚持小步走不停步。”
他还强调,未来抗原检测试剂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12月2日,中科院微生物所与江苏美克医学共同研发的一款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获得上市批复。
在总结应对新冠大流行中疫苗、抗体和药物的研发经验时,高福坦言:“我觉得一个从事基础中国(科学)中国研究的科学家同样可以做出解决实际中国(技术)中国问题的实用工作,如果能有产业部门中国(工程)中国的合作,一定可以做出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产品与商品。”
他提出,科学家有了基本的科研想法后,应该大胆提出“假说”,根据“假说”设计“实验”,验证想法,再基于实验结果形成初步的产品“概念”,发表论文,经同行评审后,再将其转化为“技术”和“样品”,如果样品被市场看好,可进一步与企业合作,获监管部门认可后,可形成最终的“产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优胜劣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高福还鼓励更多科学家和病毒学家投身于科普,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大众,预防“信息流行病”。“相比新冠流行病而言,信息流行病的危害性更大。”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3 | 惊传林向阳被抓 习嫡系31军全军覆没 |
4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5 | 又一重击,习的军中支柱全倒下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