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疫情发布会,卫健委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宣布了一个重要的消息,疫情已经基本结束。
这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三年防疫,到此为止终于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事实上,根据身边的经验,也能发现疫情相比以往是大大减弱了,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恢复了正常,春节期间各大旅游区人满为患,出门在外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大家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提心吊胆了。
这次权威专家的郑重宣告无疑会让人更加地安心。
要知道,被誉为良心专家的张文宏教授前不久曾做出过这样的论断,第二波疫情高峰会于五六月份来袭,虽然感染人数和扩散规模没有第一波疫情那么严重,但仍需做好准备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梁万年教授和张文宏教授做出的论断并不一致,谁的话更靠谱一点呢?
事实上,两人的说法并不矛盾,只是站在了不同的观察角度。
张文宏强调的是疫情的持续性,疫情没有彻底结束,并且仍有可能卷土重来,他的理由是有依据的。
首先,大部分感染者康复之后虽然自带抗体,短期之内不会再被感染,但是抗体的浓度是有时间限制的,经过四五个月的消耗,就不足以抵制奥密克戎的侵袭了,如果到时候新冠病毒仍然存在且在大范围传播,那就免不了被二次感染。
其次,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消极防疫,使病毒不断变异,进化出了更具免疫逃逸能力的变种,并且利用其发达的交通网络传播到全世界,以至于疫情此起彼伏,始终不断,比如最新的奥密克戎xbb1.5就是从美国开始传播的。
最后,全面放开的态势给予了奥密克戎更大的传播空间。现在除了极个别国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取了放开的措施。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但也导致感染人数在短期之内很难减下来。
综上所述,第二波疫情仍然有可能到来,张文宏教授的判断并没有出错。
和张文宏教授不一样,梁万年教授是从疫情的影响力方面考虑的,他的观点其实和张文宏并不矛盾。
他虽然表示疫情已经基本结束,但并没有说疫情已经彻底结束。也就是说,疫情虽然仍然存在,但不会再对大家的生活与工作带来重大的影响。
由于梁万年教授的观点后出,综合考虑了新情况,所以更有说服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这次疫情虽然持续了仅仅两个多月,但十几亿人差不多都感染了一遍,大家康复之后已经形成了免疫屏障,成功挡住了奥密克戎的传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热闹的春运没有造成扩散,春节期间各大旅游点人满为患也没有造成新一轮的传播。
第二,针对治疗新冠的药物已经陆续研发出来。光是中国自主研发上市并纳入医保的就有阿兹夫定和清肺排毒颗粒两种。另外,我们还把世卫推荐的辉瑞口服药纳入了临时医保。有了对症的药物,自然不用再担心被感染了。
第三,在多部门配合积极的防疫下,中国新冠感染的死亡率十分低。自去年12月以来到今年2月初,死于新冠的人数大约有八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但结合十几亿的感染人数来看,这意味着我们把死亡率控制在了十万分之六,比国外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新加坡还要好。
可以看到,梁万年教授的表述是非常精准的。试想,第一波疫情高峰的影响面如此巨大,但我们仍然能把感染率控制在承受范围之内。专家预测,第二波疫情高峰远不如第一波,即使它提前到来,自然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了。
总之,疫情注定将于2023年退出历史舞台,它不可能再兴起大风大浪,那些因疫情而担惊受怕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2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3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4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5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