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专栏作家任淑莉(Shuli Ren)5日撰文指出,中国当局将2023年GDP增长目标设在5%左右,创史上最低纪录。中国的GDP增长目标不必然反映经济实况,但却显露最高决策圈的情绪,偶尔还泄漏隐藏的议程。她说,将GDP目标低设,恐暗示中国的监管打压还未结束。
文章指出,2021年中国经济从2020年的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谷底强弹,当时外界预测中国经济增长为8%以上,但中国官方设定的增长目标为6%以上,基本上与2019年的6%至6.5%相同,结果2021年中国严厉打压大型科技与房地产业。中国官方或许认为他们有空间来控制失序的民营企业,毕竟经济强劲,而尽管进行监管打压,北京的增长目标仍能轻易达成。
该文说,上月中国展现经济强弹的迹象。经济学家提高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一月的4.8%上升至5.3%。据悉中国高层官员对经济的韧性也感意外。因此,值得追问习近平政府为何设定如此低的增长目标?为何感觉如此保守?是否这代表监管限制还未结束?即将交棒的总理李克强5日说,中国将遏制房地产的无序扩张。
诚然,民营企业或许不再是政府审查的头号目标。近期国有金融服务业的反贪行动速度加快,明星银行家与交易仲介者被捕。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恐是北京监管之鎚下一个落下的另一领域。疫情期间,地方政府的举债膨胀至不可持续的程度,光是利息支付就佔财政岁收逾10%。
中国去年地方政府核发的专项债总额达4.15兆人民币,今年的目标是3.8兆人民币。可能的打压行动意谓国有银行不愿批准贷款,地方政府将没有资金支应基础建设支出。
文章说,在中国放弃清零政策后,全球多头投资人大多保持观望,而投机的避险基金则快速买进、卖出中国资产。随著如此低迷的增长目标,以及政府的监管打压仍若隐若现,传统资产经理人或许不会很快回归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