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大陆全国“两会”刚刚过去,宏观政策基本调子都已经比较明确。他梳理认为,今年,中国宏观政策在四个方面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即扩张性、针对性、连续性、统筹性。他认为,需求不足仍然是大陆今年的一个突出矛盾。
据香港文汇网报道,连平认为,今年中国外部环境服複杂程度一点都不会比2022年小。当前,通货膨胀在全球尤其在发达国家可能依然高位运行,甚至还会有些波动。从去年第4季度开始,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体,连续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下,经济运行已经开始下降。而近期出现的银行危机,是在全球通货膨胀出现一轮高潮之后,在大力度的货币紧缩连续加息的背景下,出现金融系统的问题。
连平表示,在複杂的国内外环境之下,宏观政策具有非常关键重要的作用,能不能有效推动2023年整个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运行,达到预期经济目标,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
在扩张性方面,今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总体走向扩张,但需要保持合理扩张的程度。如,财政政策方面,根据去年的中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的预算赤字目标比去年高0.2%。随著经济运行根据实际需要,广义财政赤字规模如果明显低于2022年,是不太合适的,至少需要和去年达到差不多的水平。
其次,宏观政策还要突出针对性,这是这些年做得最多的一项工作,未来要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财政支持力度,包括提升科技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增强各类企业活力,尤其是支持困难的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第三,宏观政策的连续性方面,财政政策在去年推出的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举措,还要继续发挥作用,包括减税、减费、降费等。“对于一些困难企业来说,目前依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些政策是不能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退出的。”
房地产政策在最近一段时间实施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各个地方都有一系列相关举措推出,未来要继续延续这一系列政策的操作,不能因为某些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推出的支持政策退回去。
第四,政策统筹协调性方面,第一个关键因素是财政政策要对各个相关政策给予很好的支持,比如对于科技、产业、社会政策、住房政策等,要协调配合起来,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货币政策需要很好地配合财政政策,比如财政政策发了债,需要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比较充裕,银行体系有这个能力购买国债,以及购买地方政府的专项债,而且要让它的成本能够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史诗级大暴跌突至 |
2 | 习注定失败的真相 网传中央办公厅人士一文 |
3 | 京城突传大消息 |
4 | 马斯克一个举动,很多外国人要哭倒了 |
5 | 最大的雷还在路上… |
6 | 早在这时,习军权就被架空 |
7 | 乌克兰有了大靠山 |
8 | 卢比奥这下将习近平逼到了墙角 |
9 | 葛莱美红毯:肯爷妻脱光全裸露三点 被赶出 |
10 | 头皮发麻,大S猝逝 命理师两大预言都成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二进宫第二周.MAGA治理进入正 | 木秀于林 |
2 | 世界格局已经改变 ---加拿大 | 右撇子 |
3 | 澄清2020年大选舞弊的某些问题 | 右撇子 |
4 | AI 能否成为毛泽东与特朗普? | 阿妞不牛 |
5 |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谈政治? | 汪翔 |
6 | 我看DeepSeek | 湮灭之城 |
7 | 加拿大并入美国,利弊几何? | 施化 |
8 | 终于扒出来了!石正丽 最害怕 | 旅泉 |
9 | 柬埔寨: 金边 | 马黑 |
10 | 讲一个事实,就被武大温哥华同 | 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