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中共外交部被称作了“战狼外交部”,不少外交部发言人和驻外外交官也都被称作了“战狼”。最近,因出格言论而火爆世界媒体的中共驻法国大使卢沙野被公认为“头狼”。
《战狼》是2015年4月在中国上映、由中国演员吴京自导自演的一部民族主义情绪浓厚的军事题材电影。中共前南京军区的一个侦察兵特种部队名为“战狼之神”,电影由此得名。
“战狼”后来成为中共煽动“民族主义”的代名词。中共强硬的外交方针亦被称作“战狼外交”。2022年8月11日,美国媒体《政客》(Politico)发表一篇介绍中国几名“战狼”外交官的文章,其中卢沙野被评为最凶悍的“五星级战狼”。
传统上的外交官都是彬彬有礼的国家形象代表,是化解危机的和平使者,为什么中共外交部近些年会突然冒出这么多好勇斗狠的战狼来呢?卢沙野的“狼性”又是从何而来?这还得从他的孩提时代说起。
“狼孩”的摇篮
卢沙野入读的中小学和大学都是中共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为培养中共外交官而专门设立的。他从小学四年级的孩童时期就开始学习法语,接受中共有外交指向的系统教育。应该说,他是在中共的一手栽培下,喝着“狼奶”长大的。
卢沙野于1964年出生在古都南京,1975年11岁的时候入读南京外国语学校小四班学法语。南京外国语学校是1963年由周恩来提议创办的首批8个外国语学校之一,学生都是从各个学校里精心挑选的,不但要学习成绩好,而且家庭背景还要能通过政治审查。1975年文革还未结束,政治背景是南外选拔学生的第一考量。卢沙野能在这个时期入读,家庭背景的因素也不会例外。
卢沙野的大学母校是北京外交学院,同样是由周恩来提议建立的。1955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外交学院,成为中共外交部直属专门培养外交人员的基地,被称为中共“外交官的摇篮”。
虽然外交学院一度因为“出来能当外交官”的光环而让考生趋之若鹜,招生分数有时甚至还超过北大清华等中国的顶尖名校,但很多就读过外交学院的校友留下的却是差评。他们抱怨学校狭小封闭,没有基本的人文氛围。他们说,外交学院已被时代抛弃,充斥着官僚气、浮躁、闭塞,上学第一天老师就会告诉你:“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
在卢沙野外交学院的校友中,除了耿爽、汪文斌、毛宁等一批外交战狼外,还有一个曾经很有名的新闻战狼——有中共高官夫人“公共情夫”之称的前央视主持人芮成钢。
老谋深算的老狼
卢沙野的战狼风主要是在他担任加拿大大使以后才开始的。2018年,时任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因华为的孟晚舟被捕事件,屡屡发言谴责加国政府,将孟晚舟的被捕归结于“白人优越感作祟”,指责西方是双重标准。他的言行还受到了中共外交部的褒奖。
此后,卢沙野为了维护中共所谓的“中国抗疫胜利”,指责法国养老院员工不负责任,导致病人在饥饿和疾病中死去;还曾以“没空”为由粗暴拒绝法国外交部的外事约见;骂法国著名学者是“小流氓”。他还曾公开宣称,在中共占领台湾后要对台湾人进行“再教育”。2023年4月21日,卢沙野在接受法国电视一台的专访时声称,“克里米亚一开始就是俄罗斯的”,“如果依照国际法,前苏联国家并没有有效地位”。他的这一战狼言论激怒了欧洲多国,近80名欧洲议员呼吁驱逐卢沙野这个“不受欢迎之人”。
狼怕光,喜欢夜行,但有比常人更为敏锐的嗅觉和听觉。在中共独裁体制下的外交圈中能一步步爬到副部级的大使,卢沙野的政治嗅觉灵敏如狼。他每次出格言行之后都毫发无损,可见卢沙野是一头老谋深算的老狼。
法国国营媒体法广 (RFI)评论表示,在中共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之前的外交官员尚且比较注意外交风度,并善用外交辞令,但在习近平上台后,中共的“外交辞令”便越来越粗暴了。
有消息人士透露说,卢沙野今年7月份就要到退休时间了。他要想继续留任或升迁,就必须得到习近平的赏识。习近平主张与西方打交道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卢沙野一番“勇、斗、狠”的狼操作也许并非偶然,迎合习所谓“东升西降”的大国外交路线才是主旨。
周恩来曾把外交队伍比喻成一支“文装的”军队,即不穿军装的军队,而“站稳立场”是周恩来选拔外交人员的头条标准。说白了,习近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中共的外交官都被要求做狼,只是周的外交手腕更富于伪装,是披着羊皮的狼;而以卢沙野为代表的习近平政府的外交官是脱下羊皮的狼。
从非洲起跳
卢沙野长期在中共外交部的非洲司工作。他仕途转折点是在习近平2012年上台以后。他先是挂职武汉市副市长一年,回过头来就跳离非洲圈,到了中共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做政策研究局的局长。两年过后他就再跳一级,到加拿大这样重要的北美国家做大使,蛰伏的战狼这才抬起了头。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核心外交政策,中共开始加强了对外渗透和扩张,同时排斥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区域影响力。南非一家基金会对15个非洲国家逾4500人进行的《2022年非洲青年一代调查》报告显示,中共以77%超过美国的67%,成为在非洲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长期经营非洲的卢沙野显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前段时间,卢沙野在幕后促成了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再为中共拉欧抗美的战略立了功。卢沙野俨然成了习近平面前的外交能人。
被中共灌输“狼奶”的人
2020年1月24日,中共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接受青年非洲旗下杂志(La Revue)专访。可以说,在脱去羊皮的伪装以后,卢沙野不再掩饰自己走出非洲后的“狼心”壮志,无意中也说了不少真话。
卢沙野在谈到他的儿子时,说他的儿子只会说英语,不会法语。他让儿子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目前儿子在中国,曾在欧洲和英国学习历史和国际关系。他还提到,中国目前大约有10万多人学法语。与学英语的相比,学法语的人数微不足道。这显然并不像马克龙访华时中共向他呈现的,所谓法语和法国文化如何在中国大受欢迎。
狼是食肉的动物,为了求生存,它首先必须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卢沙野受困于法语是个相对的小语种,在非洲圈徘徊了20多年,到临近退休了才终于突出重围,混到驻法国的大使的地位。他看来不想让儿子再经历一遍他曾经的苦恼和无奈。语言和文化大概并非卢沙野所爱,争取更好的仕途才是他的重点。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卢沙野的外交同事说,卢沙野在私下场合并不像他在某些外交场合表现得那样嗜斗。人性和狼性交叉出现的双重人格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被狼哺育的“狼孩”,本来是个正常的人,却因为环境的迫使而具有了狼性。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曾说过,“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以欺骗、蒙蔽和强制方式洗脑并灌输狼奶的后果,必定使喝狼奶长大的人失去善良品性,崇拜强权和暴力,认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最糟糕的是丧失现实感、常识性和辨识能力。一个以狼奶为精神食粮的民族必将背离文明、进步的人类普世价值。
1998年10月,厦门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朱丽冰在《南方周末》发表《拒绝狼奶》一文。文章表示,“不要让下一代再受阶级斗争、偶像崇拜等狼奶教育的荼毒,不要教给学生简单地追求刚硬,不要鼓励冷漠,更不应为铸造嗜血的心灵之剑欢呼雀跃。”
2006年10月16日,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的历史教科书扭曲历史,读这种书长大的小孩,是喝狼奶长大的。
在中国大陆长大的绝大部分人其实都和卢沙野一样,成为被动喝狼奶长大的“狼孩”。只是我们还要继续灌输狼奶,培养狼二代吗?(来自《时事人物》制作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权力风向标又出现异常 |
2 | 所有晶圆被“销毁” 华为落得一场空 |
3 | 蓬佩奥出局 更多内幕曝光 竟与乌克兰有关 |
4 | 宣布封校!规模远胜白纸运动 多地大学生串 |
5 | 向川普发出警告 北京打响第一枪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