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邓聿文评论分析文章:青年强则国家强,此话也可理解为,青年出了问题,对未来失去希望,则国家也会出问题,未来没有希望。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当下的中国和中国青年。
一个个的悲剧,压抑中国的青年
中国年轻人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失业严峻,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国家统计局4月公佈的就业资料显示,全国16-24岁人口的失业率为19.6%,比去年12月结束新冠清零政策前上升了1.3%,远高于全国5.4%的调查失业率。尽管青年失业率相对偏高不是中国独有,乃是一个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应该是最高的。
问题不单单是无业可就,还有社会保障的缺失以及阶层流动的停滞,堵死了很多年轻人的向上空间。发达经济体有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年轻人失业至少还可以向政府申请临时救济补助以托底,渡过难关,但中国年轻人一旦失业,除了依靠父母,将一无所有,生活的困顿可想而知。即使有职业,也缺乏向上的空间。这对他们的心理打击何等的大,会对生活和未来丧失信心。今年以来,中国相继发生了多起年轻人相约自杀的事情。今年4月,四名年轻人在张家界天门山集体自杀,仅仅过了18天,3名年轻人又相约在四川什邡天鹅林场服毒自杀,北京某国企大裁员,被辞女职员跳楼身亡。一个个的悲剧,压抑著中国的青年,以致在他们中流行著躺平、佛系、内卷、孔乙己的长衫……
中国变成一个大号的监狱囚笼
显然,导致年轻人“不思上进”,对生活失去信心,有更深刻的社会和时代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习近平的一人统治,采取锁国方式治理,阻断与人类的主流文明交融,让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找不到方向和目标。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往往跟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路线息息相关。过去十年,尤其过去五年,习对内实行政治高压,对外采与美国对抗,一方面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和封锁;另一方面当局也有意识地采取封闭的发展战略,主动和西方脱钩。中美的对抗和衝突,全方位地呈现出来,让中国深受其惠的全球化嘎然而止,严重衝击中国的经济。尤其是三年疫情,由于当局采取错误的防疫对策,几乎让社会停摆,把中国变成一个大号的监狱或囚笼,人人都囚在笼中,严重打击年轻人的心理,破灭了他们的希望。因为年轻人本来血气方刚,对未来充满好奇和幻想,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成长于改革开放,普遍没有经历他们父辈曾经经历的生活艰难,技能又偏弱,抗压性不强,当局的做法硬生生将他们的希望扑灭。可以说,此种社会环境对年轻人的打击是非常残酷的。
对每一个人来说,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的工作,都有各自的具体原因。然而,宏观来看,过去三年当局的防疫强度对经济活动的压制很大程度上是造成年轻人高失业率的“罪魁祸首”。根据一些经济学者的计算,当前中国青年服务业就业人数近3.6亿,占国家就业总人口的48%。而青年就业人员中从事服务业的比例更高达61%。极高的防疫强度对服务业的压制,无疑会极大伤害年轻人的就业,其后遗症在后疫情时代也会持续较长时间。
此外,经济的持续下行也会带来新增就业职位减少。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除医药、电气机械、通信设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少数高景气行业,大部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相较疫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值得一提的还有政府的收缩性监管政策,亦导致部分行业职位减少。例如房地产、教培、平台经济等传统上都是职位创造较多的行业,但今年企业用工快速萎缩。外资特别是民营企业,向来是就业的蓄水池,然而,美中对抗、政府的强监管和疫情让相当多的民企倒闭,外资外迁,损害了它们对劳动力的吸纳,而国有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则非常弱,且还在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又源源不断涌入市场。这一减一增,都加剧了年轻人的失业状况。
高失业率既然由疫情造成,在后疫情时代,随著经济活动的正常化,特别是服务业的重启,以及国门的重新开放,年轻人的就业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然而,不解决国家的发展方向,不和西方特别是美国改善关係,不放鬆对社会的严控,还照样实行政治高压,经济发展势难有后劲,中国青年对他们的生存环境都不会满意,对未来的预期都不会好,高失业恐怕会伴随整个习近平的新时代,它是否会成为中国的定时炸弹,值得观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8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9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10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