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对于西方投资者 这绝不是好兆头

www.creaders.net | 2023-05-24 16:47:10  德国之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官方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差强人意,内需疲软,失业率激增。这是严苛"清零政策"之后的短暂后续表现呢,还是有更深层的政治原因?

  《商报》发表评论称,一些德国大企业仍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十足,但他们却忽略了中国经济模式正在发生的变化。这篇题为《中国经济模式的激进转型》的评论写道,习近平正在逐步背离邓小平开启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模式:

  "习近平的新政治路线是:为了稳定,宁可牺牲发展活力,宁可降低经济增长,也不能让阿里巴巴或腾讯等私营企业拥有过大的影响力。

  邓小平模式成功的基础是源源不断的境内外资本流入、西方的技术转让、国有银行优惠的贷款、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他们收入极低,缺乏基本保障。

  邓小平模式所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绝不应被美化,但它在经济层面上却十分有效,也造就了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但这一模式也极大地消弱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地位:外国影响日益明显,中产阶级日趋自信,不满现状的农民工也频频发起抗议活动。

  习近平掌权之初,他认为腐败现象已经接近失控边缘,不仅弥漫至中共领导架构的各个层面,也从长远角度对政权稳定构成了威胁。有鉴于此,过去几年经济政策变化的出发点都只有一种解读方式:习近平坚信,如果不能控制住经济领域的离心力,那么中共的政权垄断地位就将面临危险。"

  评论指出,无论是针对高科技行业的整治行动,对房地产行业的重拳出击,还是对西方的脱钩行动,都是出于稳定共产党政权的考量。

  "在过去七十五年间掌控共产党权力方面,毛、邓和习并无本质区别。毕竟邓小平也曾在1989年下令出动坦克去镇压天安门广场上抗议的学生。但邓小平一直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两种制度的并行存在,并不会危机到共产党的统治地位:允许经济自由运作,为企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法治安全,也不去干预私营企业的具体决策。但习近平上台之后,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还有一个重大区别则在于: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会强调台湾应'回归祖国怀抱',也从不承诺放弃武力手段。但开启战时经济,习近平却是第一人。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对来自西方的任何批评都异常敏感。

  凡此种种,对西方投资者来说,都不是什么好兆头。至于具体应如何评估这些风险,每个人都有不同观点,但风险本身却并不会消失。美好的往日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