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不顾重磅利好外资疯跑 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魔鬼

www.creaders.net | 2023-08-28 11:43:33  资本时差 牲产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墙内自媒体资本时差文章: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周末政策火力全开,但A股高开低走,从涨5%一路下跌至0。

搁以前,降印花税、暂缓IPO和再融资节奏等等,这一套组合拳下去,A股得大涨8%-9%,上涨时间至少得持续一周。

现在,股市就大涨了几分钟。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更严峻的是,这边释放重磅利好,外资却疯狂跑路,北向资金流出约90亿。

这极其不正常。

因为“每次释放利好,就是逃跑的绝佳时机”,是股市剧烈动荡时候的准则,比如2015年。

现在,他们就开始这样操作了,不符合逻辑。

外资,究竟看了什么魔鬼?

1. 政策火力全开 又如何呢?

8月27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印花税减半征收。同时,证监会又连发三文,放松股市加杠杆限制,收紧IPO节奏,规范减持行为等等。

所有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刺激股市上涨。

火力全开的政策中,有两个政策直接刺激市场情绪,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一个是,印花税减半征收;另一个是,放松股市加杠杆限制。

先看印花税减半征收。

8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目前,证券交易印花税按照卖出时成交金额单边千分之一收取,现在印花税减半征收意味着,卖出股票割肉的时候,少交一些税。

逻辑上并不会直接刺激投资者进场买股票,不会刺激股市上涨。

投资者之所以进场买股票,仅仅是受市场情绪影响而已。

今年前7个月,证券交易印花税1280亿元,同比下降30.7%。放在当下的大环境看,各行各业都缺钱,也都急需用钱。

此时降低印花税,其实就代表了监管层的一个态度:诚心刺激股市上涨。

再看放松股市加杠杆限制。

8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通知,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调整将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

此外,本次调整同时适用于新开仓合约及存量合约,投资者不必了结存量合约即可适用新的保证金比例。

什么意思呢?

以前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00万元买股票。现在,最多可以向证券公司融资125万元买入证券。

可以看出来,调整后投资者杠杆可以加到1.2倍。

本质上,是扩大了股市杠杆交易规模。

这个影响是什么呢?

必须明确一点,股市牛市,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的支撑,其中杠杆资金是重要的一股力量。

比如,2015年大牛市,杠杆资金的力量就非常明显。

据证券时报不完全统计,通过融资融券、伞形信托、股票质押回购、股票收益互换、银行贷款流出等工具,银行自有资金及理财资金入市规模远超3万亿元。

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准入门槛高达50万,即便放松了杠杆限制,杠杆比例也非常低。

相比之下,之前的场外配资业务基本上没门槛,而且可以随随便便加到10倍杠杆,10万元撬动100万,一个涨停就是100%-200%的收益。

这就意味着,放松券商融资限制,投资者杠杆比例从1倍增加至1.2倍,对股市确实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影响更大的是,市场情绪。

总体来看,无论是印花税减半,还是放松股市加杠杆限制,这两个政策都是短期利好政策,仅刺激市场情绪。

它们对市场基本面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对长期市场机制更没有实质性影响。

2. A股生态改变了吗?

能够影响A股长期机制的有两个:一个是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另一个是,进一步规范大股份减持行为。

为何这样说?先看一下,之前A股生态状况。

之前,大家怎么看A股?它就是一个“融资”工具,定位上来讲,很难给股民“造富”。

1、它只关注融资规模大小,而不是股市涨了多少。

比如,2022年,A股都那么疲软了,一年两次跌破3000点。

但是,A股IPO融资并没有停,一年融资了5854亿元,同期美股才1425亿元(约合207.9亿美元),英股才募资45亿元。

A股这哪是融资啊,这是抽血啊,而且是趁其虚弱的时候抽血。

所以,沪指多次在3000点附近徘徊。

之前,动态调整股指成分后,把垃圾股去掉,只留好股票,大家都一致认为,对比国外市场,最起码股指长牛该来了。

现实情况呢?脸打得生疼!

2、大股东,圈一笔钱就跑,不分红不派息。

当下上市公司IPO或增发等,大股东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公司长远发展,而只是为了圈钱。

所以,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大股东减持套路,比如“刚解禁就减持,一天都不能多拿”、“一边增发,一边套现”、“前脚发重大项目,后脚发布重大减持”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离婚式、清仓式、套路式、组团式等花式减持套路。

减持途径也不断创新,二级市场直接甩卖已经过时,大宗交易转让也不高明,不少大股东通过换购ETF的方式减持。

减持那么多,得来的钱也花不完啊,怎么办?反手又借给公司,每年收取利息。

这就明摆着,根本不看好公司发展,割了韭菜又赚了韭菜的利息。

因此,在这个生态上,上市公司大股东不会大规模分红。

如果股票退市了,那么对于大股东也是利好,反正该套现的就套现了,退市后就不用提心吊胆的财务造假了,这叫顺利上岸。

如果还想圈钱,那简单,再搞一家公司,三年后重新上市就行了。

3、对于投资者来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赚一笔就赶紧落袋为安,不会长情。

为什么基金经理风格会“漂移”,搞医药的基金会重仓人工智能等等?就是因为,基金经理知道,不炒概念不赚钱。

为什么大家都批评A股没有长线资金?因为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财务不真实,没有投资者保护机制,大家自然不敢长期拿一只股票,“老八股”等等案例还少吗?

在A股,任何没有及时止盈的投资,终究有一天会跌回去。

3. A股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这些本质问题是什么?A股的风险和收益失衡了。

这个问题已经积重难返,达到了临界点,完全破坏了市场信心。

对于普通股民来说,A股的风险太大,收益太低。

股市永远在3000点徘徊的根源是,大股东的风险和收益错配了,即风险太低,收益太高。

1、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如何影响大股东风险收益的呢?

证监会有几个安排:

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

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整体看,其实就是放缓IPO、以及增发股票的节奏,减少对股市的“抽血效应”,刺激股市上涨。

分开来看,上市房企再融资,放松了条件,目的是,拯救开发商,拯救房地产,这可以理解。

但是,客观上,它恶化了房企的风险和收益比,即房企业绩再烂,它也能从股市融资,能够有机会“割韭菜”。

对于其它垃圾公司再融资,监管层限制再融资的次数和规模。

什么意思?

监管层虽然无法左右大股东利用融资的效率,但是可以降低大股东的圈钱便捷度,人为的提升大股东圈钱的成本。

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大股东们的风险和收益。

但是,要想让A股永远告别3000点,这种靠行政命令的指引还远远不够,应该形成制度性安排,以及惩罚性机制,

让大股东圈钱的时候也能够三思而后行,想想这样圈钱划算不划算。

只有让大股东在圈钱的时候付出一定的代价,他们才不会肆无忌惮的圈钱,才不会把上市割韭菜当作最终目标。

2、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如何影响大股东风险和收益?

证监会发文称,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这个政策直接对大股东圈钱套现做出了限制,属于提高大股东圈钱成本。

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大股东的风险和收益。

它的问题是什么呢?

1、逼迫本来要跑路的大股东,提前跑路。

今天股市,有不少大股东砸盘的身影,因为它们再不跑可能就跑不掉了。

2、只限制大股东跑路,广大机构投资者抛售,并没有受到限制。

3、同样的,这个规定也有一些漏洞,那就是大股东违规的惩罚机制。

现在大股东减持,也有很多政策限制,但是他们还是花式减持套现,根源在哪?惩罚机制不够。

比如,大股东隐瞒一致行动人,违规减持套现了29亿,一看证券法,只能顶格罚款60万。

这种情况,会让今天和以往出台的所有政策,都变成一个笑话,股市也永远徘徊在3000点。

股市,不是公地,不是谁都可以过来割韭菜的。无论大股东还是金融机构,割韭菜,必须付出代价。这才是正常的市场。

引入和切实落实惩罚机制,才能够平衡股市的风险和收益,A股才会永远告别3000点。

总结:外资为何慌不择路外逃?

1、趁政策落地前,大股东提前套现跑路。

2、股市风险和收益严重错配,彻底击垮了市场信心。

3、惩罚机制严重匮乏,导致很多好政策都变成一张废纸。

股市,其实是很多领域的缩影,比如消费、MY经济等等。貌似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就是没什么效果。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

延伸阅读:A股高开低走,政策决心来了,信心还没回来......

昨天的股民信心满满,后悔周五没有全仓买入。

今天的股民垂头丧气,又亏麻了。

从历史来看,每次降印花税,股价不是都会飙涨吗?怎么这一次就只坚持了一分钟?要是一分钟就软了,那还玩个毛线啊?

全天成交额突破了万亿,可成交额不等于大家赚到钱了,只是代表券商赚到钱了。上万亿的成交额是靠政策拉来的,可如果沪指、深指、创业板指不能走出低谷,昂扬向上的话,股民好不容易找回来的一点信心,又会消磨殆尽。

从政策来看,是绝对的利好。可从股指来看,这个利好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不少股民还是亏麻了。有些人重金押注,又被深套了。A股接下来一两周的走势对提振信心,非常关键。不过,队长对A股的长期走势保持乐观。

现在政策上的诚意已经给的很足了,如果不能提振股市,不能提振股民信心,就还会推出更多的利好政策。在这一次“四箭齐发”中,媒体都在宣传印花税减半。其实,印花税减半是最不重要的。它只是降低了股民的交易成本。可是,当一个市场大家都赚不到钱时,你降低门槛,人家也不会来玩了。真正重要的政策是另外三支箭。

一是,收紧IPO,不让那么多公司上市融资了。A股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长期被当做一个融资平台,而不是一个投资平台。简单地说就是,融资成本极低,但投资风险极大。一些搞财务造假的,虚增收入的,雇人做“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把股民当韭菜,连根拔起,割了一波又一波,但代价却极低。经常发生的是,某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几十个亿,乃至上百亿,然后罚个几十万,终身禁止入市,连牢都不用坐的。

这就让大股东变得大胆起来,把股民当傻子一样骗。也因此,A股被某些人批评为“中国缅北”。上市的公司越多,融资规模就越大,可股市里的钱就会越分散,股民想赚钱就越难。

二是,规范减持行为。在减持这方面,大股东几乎不把小股东当投资人看,能骗一个是一个,出尔反尔更是家常便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董事长承诺,未来半年到一年内,绝不减持。可是,这种承诺纯属个人行为,没有任何法律约束,也没有任何处罚措施。需要抬高股价出货的时候,大股东随意承诺不减持,等你加仓完了,股价上去了,他们早就悄悄减持完成了。

还有一些通过离婚减持的,悄悄减持不发公告的,大不了就接受罚款,反正也罚不了多少钱。拉高出货,减持套现,成为各大上市公司的常规操作,最后吃亏的大多是散户。

这么玩下去,散户再大的耐心,也被消磨殆尽了。尤其是经济下行,大家收入本就减少的情况下,股市再亏掉一笔钱,就更加不想玩了。

因此,收紧IPO、规范减持行为,对A股而言,它的提振作用比印花税减半要大得多。这表明,在政策上,是真的打算给A股来一波大整顿了。A股在政策上,来到了拐点。A股不能再只是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也必须转型成为股民的投资平台。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两个重要新规:

一是,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经营一团糟的垃圾公司,就不要再糟蹋股民的钱了。

二是,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分红是股民获得长期回报的根基,可A股分红在全球范围,都是极为抠搜的。这些上市公司赚了钱,宁愿拿去买理财,也不愿意分给股民。可如果买理财,股民难道自己不会买吗?何必投资给上市公司去理财?我们常说,有恒产者有恒心。在A股上,要是经营好的年份,都能大额分红,那股民也愿意去投资优质企业。

而且,分红是最能反应一家公司业绩好不好的标准之一。那些经营业绩一团糟,完全拿不出分红的上市公司,必然遭到股民的摒弃。为了取得股民信任,上市公司也不得不努力去做出业绩来,提高自己的利润,用分红去提振股民信心。

拿着股民的钱,却对股民抠抠搜搜,还搞“市值管理”,把投资人当韭菜割,这是极为荒谬的。

在队长看来,印花税减半,只是活跃市场的工具。但真正能让A股挺起脊梁的,还是得规范资本市场的秩序。队长预计,后续在政策上,A股还会有更多的利好,推动A股从侧重于融资向侧重于投资转变。

只有让股民赚到钱,股市才能持续繁荣。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5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