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烧患儿挤爆医院,衍生而来的是儿科医生严重告急。据报道,今年是过去10年里儿科医生面临最特殊的一年,从3月甲流后到现在,儿科病人量几乎没有明显下降,医生持续高负荷运转,近日医院继续加号,让原本人力已经吃紧的儿科医生服务量能更雪上加霜。有儿科医生已连续加班一个月,亲人过世也只能强忍泪水看诊,还几乎天天被病人骂,苦不堪言。
据36氪报道,人多、症状严重,是北京儿科门诊这一波就诊高峰中最明显的两个表现。京都儿童医院院长孙媛表示,医院目前每天门诊量已达3000人以上,和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多了将近一倍的量”。“部分感染科的病床使用率已经超过130%。但很多排床的孩子还是收不进来。”
这的确是“超出所有儿科医生预期”的一年。在他们过往的行医经验中,儿科疾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今年算得上过去10年里最特殊的一年,从3月甲流之后到现在为止,儿童感染的病人量几乎没有明显下降,医生持续高负荷运转,直到10月份又迎来一个爆发期,整体压力非常大。”孙媛称。
海淀区一家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何静(化名)已连续加班一个月左右,“我们的儿科医生原来保持每天1到2名医生出诊的状态,现在一天至少3名。过去在冬季流感旺季一天最多也就收到160到170个病人,现在每天都在230名左右。”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医生都能够被调来支援儿科。“很多人不敢看儿科,基本都是我们自己在顶著。”何静表示。
儿科医生除了劳心劳力,还要面对家长带著患儿不耐长久等待而产生的情绪。北京一家头部儿童医院就有家长因无法忍受过长的等待时间报警。何静也表示,现在不光接诊压力大,儿童患者病情变化快又不会表述,患儿家长焦虑下就会把矛盾点转向医生。“几乎天天挨骂,被骂完紧接著就是被投诉。”
据锐度新闻,浙江三门医院一名医生在医院上夜班途中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此时医院还有病人需要接诊,没能见上奶奶最后一面,他还是选择坚守在急诊夜班岗位,进入诊间抹泪后继续看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6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俄乌交换遗体 “数量差异”惊人 内情曝光 |
9 | 川普的态度又转弯了 |
10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