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近年在中国大行其道,商家拒收现金现象时有发生,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近期对此展开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对拒收现金行为进行处罚,巩固拒收现金违法的共识。
综合光明网等陆媒报道,人行29日召开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记者会,人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坦言,受市场竞争、成本控制、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拒收现金行为仍难以完全杜绝。
人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罗锐则表示,人行自10月起展开为期半年的拒收现金专项整治工作。 截至11月底,中国流通中现金余额为人民币11.02万亿元,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同比增长10.5%。
人行并曝光两家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分别处罚款人民币19万元和5万元。
对于拒收现金行为仍难以完全杜绝,张萌表示,越来越多商家采取线上预约、刷码点餐等服务模式,客观上使得现金的场景大幅减少,甚至导致一些场景不再提供实体服务,造成现金使用难。
其次,部分商家收取现金意愿下降,尤其是消费群体偏向年轻人、现金交易占比较低的经营主体,维持现金收付服务的意愿下降,不愿增加在准备零钱、培训收银员、前往商业银行存取现金等方面的支出。
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出于节约成本等考虑,减少现金办理窗口、ATM机具数量,零钞兑换、残币回收等现金服务水平有所下降,无法充分满足客户、特别是小微经营主体的现金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经营主体收现意愿。
据报道,截至24日,人行已累计调查141.1万家经营主体,各商业银行与经营主体共签订75.1万份不拒收现金承诺书。
此外,针对公众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大的违法主体,人行指将实施处罚并且公示曝光;对于公众关注度较低、影响范围较小的小微违法主体则实施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