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举行政协、人大“两会”已经触及经济复苏、军队现代化、对外关系等议题。法国媒体报道,中国领导人习惯使用“暗语”(coded language)来作为口号,对于当前的经济目标要达成长5%,即使习近平倡议的“新质生产力”显得晦涩难懂,却透露了“含蓄地承认错误”,“从而默认某些政策不再起作用”。
两会活动期间,近3000名中国议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员齐聚一堂,制定来年的立法议程。根据新华社报道,2023 年会议准备采取2000多项措施制定路线图。
《FRANCE 24》报道指出,中共领导人的口号其中大多数乍看之下可能显得晦涩难懂,习近平所说的“新质生产力”是什么意思?挪威北极大学汉学家马克·兰泰涅(Marc Lanteigne)表示,了解如何解释这些术语,使我们能够了解习近平和政府在官方宣布措施之外,可以一窥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主要进展和难题。
兰泰涅表示,这些口号流行语也是一种含蓄地承认错误的方式。中国领导人“永远不会明确地说『绝不』”,但隐晦的语言往往预示著政策方向的改变,也默认某些政策已不再起作用。
习近平至少从去年9月起就一直在使用“新质生产力”这个表达方式,但从未具体说明他正在动用哪些力量来拯救国家经济。他在两会期间再次提到这些,并确认它们将使中国毫无问题地实现5%的成长目标。
兰泰涅解释,“新生产力”是自毛泽东以来所有中国领导人,用来指定将受到重视的经济部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透过动用“新”力量,习近平旨在让中国成长的“旧”引擎靠边站。
兰泰涅说,换句话说,习近平意图停止“把一切都押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上”,他预计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将会减少。负债累累的恒大集团倒闭而感到震惊的房地产开发商,已收到确认信息,即是拯救他们不再是政府的首要的任务了。
习近平从去年9月起就一直在使用“新质生产力”这个用语,但从未具体说明动用哪些力量来拯救国家经济。(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