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不动的内地中产们,正在悄悄“退”向香港。
搞个身份,搞套房子,搞娃的教育,搞上保险......
一切的一切,都在试图守住自己的自由,以及财富阶层不滑落。
“中产”是被经济发展制造出来的一波人,光鲜背后,脆弱至极。随着高速增长不再,中产们面临收入下降和失业风险,昔日“资产”不再增值,甚至开始贬值。
“轻奢渐欲迷人眼”的中产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如今自己正在慢慢消亡。
如今,保守又审慎的他们,在香港看到了守住阶层,不要滑落的机会。
一搞身份 · 对冲自由深深的不确定感
从去年开始,许多内地中产找到他咨询高才优才申请,他们多数在内地已经有相当稳定的工作,比如医生、大学教授、国企员工,“希望能保留内地工作的同时,申请香港身份作为一个备选。”
这背后,是来自中产深深的不确定性。
二搞保险 · 对冲资产的安全性,保守的退路
港险在内地中产的眼里,经历过两波受追捧。
第一波在2013年左右,大量内地中产直奔香港购买重疾保障险,一人两三万美金,他们的目标极其精准,香港平均寿命高,意味着保费便宜,美元赔付,又能分散货币风险,用简单的话来说——有病拿钱,没病储蓄。
第二波从去年开始,港险再度走红,但中产的需求却发生了变化。
2023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新增保费约590亿元,较2022年飙涨逾27倍。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储蓄型保险比重开始飙升,占到6成。“往年投资环境好的时候,我买个好房子就能翻倍收益,何苦要买储蓄险?”
时移世易,人们再买储蓄险,看中的是美元资产,是利率稳妥,换句话说,当下资金安全性已经胜过一切。某种程度上,房产和保险一样,香港如今承接他们的,是一种保守而安全的退路。
三搞房子· 对冲资产的安全性,保守的退路
而全面撤辣,正让这条“退路”变得更加通畅。
“全球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几乎不可避免,如果你的银行卡只有几十万,作用还不明显,如果是数百万、千万甚至以上,再碰上房价下跌,你的资产实际每天都在流失,不亏钱都算好事了。”房子再也难以承担那些投机和狂热的欲望,相反,中产们保守、审慎、理性,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一种顺流而下的必然。
2月28日,香港全面取消限购辣招,激增的内地买家涌入香港,最受内地买家欢迎的楼盘是500-800万港币之间,近地铁、有校网的30-50平米小户型,它们的优势很明确,好上车,高保值。
4月5日,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BLUE COAST项目,超额认购超30000票,冻结资金約30亿,首推442套房子,算下来大概70 人抢一套房子。预计将成为香港楼市的“新票王”。
撤辣后,香港房地产商并没有对一手住宅实行加价。这背后,是地产商对香港楼市长期交易的隐忧,香港楼市还面临极高的库存压力,没有人敢在此刻涨价。截止2023年底,香港楼盘的库存量已达2.03万套,达到20年以来的新高,潜在新盘也创了历史新高,达10.9万个单位。
四搞WEB3 · 对冲实体世界+传统金融风险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失落三十年的香港科创,能否靠Web3翻身?
香港经历了三次产业转型,传统制造业基本搬离本土,但早期偏重地产和金融的发展模式,这种轻资产模式塑造了香港曾经的辉煌,也成为单一的“资源诅咒”,在给香港重回亚洲金融中心地位带来一系列问题。
这几年的香港一直在尝试转型升级,大致经历了从金融、地产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到金融服务贸易和互联网经济,再到当前的以Web3.0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三个阶段。
2022年12月7日,香港立法会通过草案,虚拟资产交易所须要申请牌照,也等于认定了拿到牌照就可以成为持牌机构,正式给了虚拟资产交易所“名分”。
过去,新加坡的确是加密圈公认的最优选择,但移民浪潮的持续高涨,也让新加坡的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如今在新加坡,买车要花费上百万元,买房更是一户难求,而随着越来越多的 Web3 项目涌入,新加坡加密行业的门槛变得更高,新项目和小团队在这里融资发展的难度早已不比当年。于是,资金,技术,人才所有与web3资源越来越多把机会的目光瞄准香港。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内幕首发:习家军惨烈大火拼第二幕开演 |
2 | 习近平有多狂有多狠?默克尔回忆种种细节 |
3 | 前中南海官员:中共大变局已经到来 |
4 | 冯小刚坦言:她太能装了,一辈子也别想红 |
5 | 噩耗接连传来 中南海焦头烂额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