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4月16日分别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强,凸显他此行寻求德中深化经贸合作的目的。不过,分析人士表示,德中未来虽可能开展多元合作,但欧洲整体去风险化的趋势短期内不会转向,中国更不要妄想靠欧洲、来突破美国的围堵。
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在会见朔尔茨时强调,中德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关系的发展超越双边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他还说:“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
朔尔茨也告诉习近平,德国愿与中国深化各领域的合作,且“德方反对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德国愿为促进欧盟同中国关系良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朔尔茨率豪华代表团访华 去风险决心受质疑
朔尔茨此次二度访华,率领的代表团成员除环境、农业和交通部长等德国官员外,还包括西门子(Siemens)、奔驰(Mercedes-Benz)、宝马(BMW)等大型德企高管,因此被中国媒体形容为“豪华代表团”,但也引发外界对朔尔茨及德国去风险决心的质疑。
德国政府去年7月提出多达64页的中国战略报告,将北京定位为“系统性对手”,并提出了去风险和降低对中国依赖的总体目标。
朔尔茨于前一日虽对中国发出倾销和产能过剩的警告,但从公开资料看不出他是否当面向习近平表态。
对于朔尔茨此行的效应,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福尔曼(Johann Fuhrmann)以书面回覆美国之音表示,德国对华战略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对手,但同时也是合作伙伴,因此,两国在许多领域有密切的合作,从朔尔茨此次率领的访团成员组成也反映出两国持续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福尔曼指出,德国的对华战略维持和欧盟同步,但只有布鲁塞尔决议一致对北京强硬时,柏林才会跟进。例如,欧盟虽针对中国制新能源车祭出反补贴调查,但此非所有成员国的共识,因此,德国也有自己的主张。
朔尔茨访华前夕,德国汽车工业表态,反对对中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并呼吁要对话、不要对抗。肖尔茨在会见习近平前一天也公开表示,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欧洲车市应向中国开放,“但换言之,不能有倾销、产能过剩,且不能侵害产权。”
对此,位于台北的台湾欧盟中心执行长郑家庆表示,朔尔茨此行向中国传达的信息是,即便在去风险的大战略方向下,德中仍可找到实质合作的项目。
郑家庆说,中国若能就欧洲所诟病的弊端做出改善,中德合作确对双方有利。尤其对朔尔茨而言,二度访华旨在维持德国与中国所享有的特殊关系,并在欧盟内掌握决策的主动性。不过,他也说,中国若仍做不到欧洲所期待的公平竞争,甚至在欧洲最关切的俄乌战事上持续站队俄罗斯,届时恐德国将不得不对中国“脱钩断链”。
柏林不会成为北京的突破点
郑家庆告诉美国之音:“端视中国大陆对于欧洲的回应,如果你还是持续采取国家补贴(新能源车)或者违反人权,甚至在俄乌战争上还是站在俄罗斯那边,那去风险化就是(对华)脱钩,这毫无疑问的。德国也必须要意识到,如果中国大陆没有积极回应的话,德国即便跟中国大陆的贸易再紧密,最终德国还是要退出中国市场。”
郑家庆指出,德中经贸关系虽难以完全脱钩,但柏林不会因为中国的供应链或市场而完全屈服于北京的政策,德国及欧洲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突破美国围堵的破口。他说,北京若一厢情愿以为,任何与中国有高度贸易依存的国家就能成为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点,最终恐以失望作终。
德国阿登纳基金的福尔曼也同意,不论中德关系如何深化,美国仍是德国在欧洲以外最重要的盟友,即便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Donald Trump)重返执政,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更何况,明年美国预期超过中国,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位于台南的成功大学政治教授王宏仁也说,经贸只是中德关系的一环、而非全貌,德国仍须考虑区域安全,也还在观察中国对台海稳定和俄乌战事的立场。
他说,德中是“相互利用的需求”,德国希望与中国通过新能源和汽车产业的合作,提升自身的能源自主性;而中国则希望利用德国的经贸投资力道来帮中国做国际宣传,吸引更多外资仿效。
中德各取所需
王宏仁告诉美国之音:“德国(朔尔茨)是今年以来、第一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到中国访问,那就有一个所谓的模仿效应,它(中国)可以去推销这样的成果。即便欧盟现在对它(中国)做反倾销调查,可是它还是可以去拉拢德国,来做一些突破、减轻一些压力。”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连续三天 北京又传重磅消息 |
2 | 传中央军委已经瘫痪 习在国外时亲信被抓 |
3 | 薄瓜瓜婚礼发言:父母为人民、为大局牺牲.. |
4 | 问题严重了!是哪个党中央做的决定 |
5 | 英国开启重要里程碑!北京强烈谴责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