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正在疯狂加码理工科,而文科将相对会被弱化。
4月19日,教育部部署推进重磅的“101计划”,有80多位顶尖专家,50多位院士深度参与。该计划将在计算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九个学科进行全面落实。
什么是“101计划”?
简单说就是把大学教学内容从原本的侧重书本理论转向更加侧重实践应用,根本目的是加强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
而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几个试点领域,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难道这仅仅是偶然?
事实上,此前的1月份,教育部召开重要会议就明确说,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优化招生结构,引导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
简直就是拿着大喇叭在喊了。
这与中国大国博弈的背景有关。我们目前的现状是:亟待实现科技突破,因为众多技术被西方卡脖子。
因此,培养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最迫在眉睫的一环。
而发展科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自然是物理、化学、计算机、医学这种硬实力的理工类人才。
因此,中国在这些年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1)高考改革:高中全面推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科培优。
而背后就是在强调理工类“天才”学生的培养。甚至不乏众多名校的“强基计划”对数学单科优等生采取破格录取的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只要数学特别优秀,别的科差一些,也能拿到顶级学府的门票。
所以现在的高考导向就是,培养最顶尖的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最优秀的国家战略人才。
2)高校改革:“双一流”突出学科建设,而且向着理工类倾斜
如果说985工程、211工程是更侧重在一流学校的建设,那么替代而来的“双一流建设”则是更进一步,把一流学科的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即使学校整体实力不足,但只要某个学科尤其是理工类学科特别强,也会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这说明了教育资源更加倾斜向理工科的趋势。
3)高校专业改革:”撤文设理“成为主流趋势
教育部公布2023年的高校专业调整方案,新增1673个专业,同时撤销1670个原有专业。
如果我们仔细去扒一扒,新增的专业就三类:
要么是加强社会应用转化的,如工程软件、计算机应用、材料应用等;
要么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如半导体、航空航天、生物育种、医药研究等;
要么是聚焦关键技术领域,如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
而撤销的专业,毫无疑问,大多是文史政经类相关的专业。
这种大学专业调整本身就非常明显地在表达一个信号:
以后的专业设置会越来越贴合社会实际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尤其突出在理工专业上的发展。
说回这次的“101计划”,我们很容易发现,其实这就是在做大学教育的内容改革,而改革的对象主要也是理工科学科,以达到全力快速培养理工人才的目标。
强国强兵,狂赌理工。
也是国运之战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2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3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4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5 | 7月起地球将加速自转 原因不明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
2 | 注意!7月起入境中国检查升级 |
3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 |
4 | 这一击 将成为压垮习近平的一根稻草 |
5 | 习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规内幕 |
6 | 多次求见习遭拒 何卫东已死确凿无疑 |
7 | 交权前奏 太上皇复活、习被上紧箍咒 |
8 | 两天三事 中南海剧变在路上 |
9 |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
10 | 快讯!马兴瑞卸任新疆党委书记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后灵魂还在吗? | 骆驼 |
2 | 奇袭伊朗.高法裁决.外交内政. | 木秀于林 |
3 | 俺吃错过药 | 阿妞不牛 |
4 | 永生的三种结局:福斯卡的幻灭 | 万维网友来 |
5 | 伊朗问题能够一劳永逸吗? | 阿妞不牛 |
6 | 相信固执己见可以治愈 | 施化 |
7 | 走出中国城,走活中国人 | 解滨 |
8 | 几千年的世界兄弟相残 | 花蜜蜂 |
9 | 剑拔弩张,意在和平 | 施化 |
10 | 纽约市想要一位共产主义市长吗 | Jinhuas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