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中国高层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在提振经济方面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何如此谨慎?
对于那些期待中国出台措施大力提振疲软经济的投资者来说,这个夏天令人失望。中国高层领导人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三中全会),重点关注长期经济战略,以及7月份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主要聚焦短期经济表现。总体而言,这两次会议都是说得多做得少。
在三中全会后的公报中,习近平及中共高层领导人用了大量篇幅阐述“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这些热门词汇传达了他们希望将中国打造成世界领先科技强国的总体目标。但这种雄心壮志与领导层目前在提振增长方面所表现出的较为谨慎的态度形成反差。
确实,中国央行下调了利率,中共中央政治局也承诺采取更多措施支持消费。但这些承诺几乎完全没有具体内容,并且作为中国经济问题根源的房地产行业基本没有被提及。
在阐述了中国的长期愿景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原本是一次机会,可让投资者、家庭和企业相信政府能够掌控明显放缓的中国经济。然而,用Union Bancaire Privée驻香港资深亚洲经济学家Carlos Casanova的话来说,此次会议是“雷声大雨点小”。
为何如此谨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底在中国东北城市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发表讲话时,用大病初愈来形容疫情后的中国经济。他表示,政府就像一位细心的中医守在床边。李强警告说,如果立即下猛药,可能弊大于利。
保留“猛药”作后手
这是一个有用的比喻,但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副作用是中国政府强烈想要避免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即抵制对经济下猛药是有充分理由的:人民币贬值可能会导致资本外逃,而更多的财政支出恐将使已经债台高筑的经济雪上加霜。
中国政府已经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开出的一剂药方,这份计划主张在四年内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5.5%的巨额资金收购未售出和未完工住房,所有费用均由中央政府举债支付。
中国政府上周五表示,如此大规模地提供政府支持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可能导致外界预期政府未来也会出手救助,从而加剧冒险行为。
但目前开出的药方真的足以让“病人”走上持久的康复之道吗?如果2024年的情况与去年一样,当局将采取刚好足够的刺激措施让经济增长重回正轨,但仅此而已。能自我维持的复苏,尤其是以国内消费为基础的复苏,似乎仍遥遥无期。
不过,中国政府可能态度谨慎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川普(Donald Trump)。如果贺锦丽当选美国总统,并且针对特定行业采取与拜登(Biden)政府大致相同的策略,中国将面临麻烦。但将参加11月美国大选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已承诺,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60%的关税,在中国依赖出口实现增长之际,这一记猛拳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也许这位“中医”认为,对他的这位病人来说,最糟糕的情况还没有到来,所以他希望把药效最强的药留作后手,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