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启动新一轮贸易战:指导习近平的两条原则

www.creaders.net | 2024-08-25 23:29:53  FX168财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摘要: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为什么要发动新的贸易战”的文章。文章指出,面对停滞不前的经济增长,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决定全力发展制造业,而这些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将用于出口。中国的政策顾问说,习近平的思路有两条指导原则。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为什么要发动新的贸易战”的文章。文章指出,面对停滞不前的经济增长,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决定全力发展制造业,而这些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将用于出口。

  文章在开头提到,中国正在再次启动其庞大的出口机器,这一次竞争对手无处可躲。

  马萨诸塞州一家名为CubicPV的初创公司押注硅晶圆,这是太阳能电池板中的一种高科技组件。在两年前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颁布的气候立法以及数以十亿美元计税收抵免和政府贷款的推动下,CubicPV于2022年底宣布计划斥资14亿美元在得克萨斯州建设一座晶圆厂。

  从那以后,中国的硅晶圆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远远超过它的需求。多余的晶圆必须去别的地方——它们去了海外,把价格压低了70%。今年年初,CubicPV不得不暂停建厂计划,导致工程师和其他员工失业,理由是“中国产能过剩导致市场扭曲”。

  在数千英里之外的智利,铁矿石开采商和钢铁制造商CAP正艰难应对中国政府持续投入低端商品制造业的情况,大量廉价中国金属给该公司带来冲击。

  CAP本月表示,将无限期关闭其位于智利中部的瓦奇帕托(Huachipato)大型钢铁厂,裁员约2200人。该公司说,即使在政府提高了钢筋和其他进口产品的关税之后,它也无法与低价的中国金属竞争。

  《华尔街日报》指出,北京对中国经济疲软的解决方案——给中国的工厂部门注射“类固醇”——正在挤压世界各地的企业,并引发对新一轮全球贸易战的担忧。

  欧盟最近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只是紧张关系不断加深的最新迹象。早些时候,美国提高了对中国钢铁、铝、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其他产品的关税。土耳其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巴基斯坦提高对中国文具和橡胶的关税。

  其他国家也展开了反倾销调查,以确定中国商品是否以低于公平价值的价格出售。印度正在审查中国的颜料和化学品。日本正在调查电极产品。英国正在调查从中国进口的挖掘机和生物柴油,阿根廷和越南正在调查从中国进口的微波炉和风力塔。

  《华尔街日报》认为,这一切的背后是北京大胆而冒险的盘算:即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可以恢复中国的经济活力,增强工业韧性,同时又不会引发太多威胁中国未来的国际阻力。

  《华尔街日报》对中国政府的政策顾问以及曾向中国官员提供咨询的人士进行的采访显示,房地产泡沫破裂使中国经济降至数十年来的最低点之一,中国领导层去年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些顾问认为,中国经济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反思,从传统上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严重依赖中解脱出来,转而优先考虑更多的国内消费,这一转变将使中国更像美国,并有可能使其走上更稳定的增长道路。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命令官员们加倍投入国家主导的制造业模式,提供数十亿美元的新补贴和信贷。他用了一个口号来确保官员们明白这一点:“先立后破”。

  中国领导人模式中的“立”并不意味着转向新的增长模式。相反,这是这位最高领导人对国家应该支持何种制造业的想法进行提炼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讲,这句话呼吁建设中国希望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如电动汽车、半导体和绿色能源,同时保持中国传统的优势领域,如钢铁等“老”行业。任何产能过剩的问题都可以推到未来。

  这句话出现在去年12月一次重要政府会议的官方记录中,当时中国制定了2024年的经济议程。这份记录承认“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但中国领导人的口号仍然强调扩大工业生产。

  今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年度会议上重申了这一口号。就在几周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前往北京,就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全球后果向中国领导层发出警告。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中国的政策顾问说,习近平的思路有两条指导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中国必须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工业供应链,以便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实施严厉制裁的情况下,能保持国内经济正常运转。

  顾问们表示,在习近平看来,随着与发达国家紧张关系的加剧,产业安全是中国稳定的核心。

  第二个原则是对美国式消费的根深蒂固的哲学反对,习近平认为这种消费是浪费。

  这导致中国除了投资出口来稳定疲软的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以弥补国内建筑业的损失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其结果是:失去工作的可能不是中国工人,而是巴西的钢铁工人、欧洲的化学工程师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领导人面临的风险是,与21世纪初前十年的第一次“中国冲击波”不同——当时廉价的中国制造业在美国消灭约200万个就业岗位,但也让西方消费者受益——中国最新的举措恐引发非常多的保护主义措施,中国最终不会找到多少规模可观的市场用来销售产品。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Jacob Gunter指出,在过去,一些国家并不介意中国的产能过剩,因为许多公司(比如德国汽车制造商)受益于廉价中国产零部件。但现在,中国的产业政策正瞄准西方经济的心脏。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